比爾·蓋茨向微軟聯合創始艾倫致敬:沒有他 個人電腦就不會存在


1975年,比爾·蓋茨(BillGates)和保羅·艾倫(PaulAllen)共同創立了微軟(Microsoft),兩人成為科技界的傳奇人物。艾倫於週一去世,蓋茨第一時間在一份聲明中回顧了與他的搭檔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

“我對我最年長和最親愛的朋友之一保羅·艾倫的去世感到心碎。從我們早期在湖濱學校的日子,通過我們在創建微軟的夥伴關係,到我們多年來的一些共同慈善項目,保羅是一個真正的合作伙伴和親愛的朋友。沒有他,個人電腦就不可能存在。但保羅並不滿足於開一家公司。他將自己的智慧和同情心投入到第二項行動中,重點是改善人們的生活,加強西雅圖和世界各地的社區。他喜歡說:‘如果它有潛力做好事,那我們就應該做。’他就是這樣的人

艾倫和蓋茨都是電腦愛好者,相識是一個14歲一個12歲,當時他們還是西雅圖湖濱學校(Lakeside School)的學生。艾倫的父親是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的副館長,他和蓋茨以及其他朋友一起在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實驗室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1971年,他在高中四年級時收到了一封信,通知他再也不能進入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生院計算機實驗室了,這是如此之多,以至於他在1971年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告訴他,他將不再


艾倫和蓋茨的第一次創業就是在華盛頓大學,這是一家初創公司,開發了一種名為Traf-O-Data的計算流量的計算機系統。艾倫去年在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保羅·G·艾倫(PaulG.Allen)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PaulG.All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Engineering)的命名活動中反思了這一項目。

艾倫和蓋茨的第一次創業就是在華盛頓大學,這是一家初創公司,開發了一種名為Traf-O-Data的計算流量的計算機系統。艾倫去年在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ofWashington)保羅·G·艾倫(PaulG.Allen)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PaulG.All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Engineering)的命名活動中反思了這一項目。

1975年,他們共同創立了微軟。據報道,艾倫公司的名字來源於微型計算機和軟件的組合,其最初的想法是為一種新的微型計算機建立一種編程語言的實現。就像任何長期的友誼一樣,艾倫和蓋茨也有過坎坷的時候。據報道,艾倫2011年的回憶錄《IdeaMan》在兩位巨頭之間製造了裂痕,因為這本書揭露了他們之前未知的關係細節,包括圍繞微軟股權的緊張談判,以及艾倫最初被診斷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時離開公司。


1970年,保羅·艾倫(左)和比爾·蓋茨在湖濱學校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