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西小河的夏天》:足球背景下的少年故事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观影|《西小河的夏天》:足球背景下的少年故事

俄羅斯世界盃將近,以20年前法國世界盃為重要敘事線索的電影《西小河的夏天》在5月25日悄然上映。遺憾的是,原本可以憑藉世界盃主題進行宣傳的本片,上映兩三天的時間裡,排片非常之少。這樣的排片率,跟影片的優秀品質並不相稱。這部融合了世界盃與足球熱潮、80後一代的少年生活記憶、上世紀90年代末南方城市生活面貌等諸多元素的文藝片,理應贏得更多的關注。

影片故事的發生地點,是1998年法國世界盃前後的江南城市——紹興。正在讀小學、酷愛足球的少年顧曉陽,是影片的第一主角。據影片導演周全介紹,儘管影片的人物和故事均屬虛構,但顧曉陽這個人物,多少融合了導演自己的影子。周全本人就出生在紹興的臺門,成長到十一二歲才搬走。影片裡,幾戶人家共同居住在一起的臺門,跟導演的少年成長記憶如出一轍。曉陽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學習認真,為人誠實,然而唯一不能讓自己父親接受的,就是在學習之餘喜歡足球。他最大的偶像,是當時意大利國家隊和意甲尤文圖斯隊裡的新星,有“斑馬王子”之稱的皮耶羅。無論是足球與日常學習之間的矛盾,還是因足球而跟父母爆發的矛盾衝突,抑或是對於皮耶羅和意大利隊的由衷喜愛,對於喜歡足球的80後一代人來說,都極具共鳴效應。

儘管曉陽是影片的第一主角,但影片所要展現的,絕不僅僅只是曉陽一樣的困惑與成長。在本片當中,老中青三代人都同樣面臨成長過程中的困境與難題。

观影|《西小河的夏天》:足球背景下的少年故事

臺灣演員顧寶明飾演的爺爺,一直因為孫子小寶的意外離世而耿耿於懷。影片沒有直接交待小寶的死因,但通過劇情的展現,這多多少少跟爺爺的兒子有著直接的關係。於是,對小寶的懷念與對自己兒子的埋怨,就成為爺爺一直難以釋然的心結。他一直不願意去深圳跟兒子一起生活,以及對於曉陽的無比寵愛,都跟上述心結有著直接關係。

而曉陽的父親顧主任,一方面勤奮工作,非常渴望升為副校長,但出於自己的做人原則,又不願意走後門送禮,因而在升職的慾望面前焦慮不已;另一方面,又被來學校實習的年輕英語老師沈老師所打動,沈老師的青春與活力,也讓顧主任極度渴望拜託成天工作狀態下一本正經的嚴肅面孔,尋求另一個自我。顧主任的焦慮與衝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中年男性的情感生活狀態。張頌文對於這樣一個在名利與原則、正人君子與情感衝動之間掙扎的中年男性的刻畫,是非常形象而成功的。

而至於譚卓飾演的曉陽母親,也同樣在追求事業成功與做好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這兩者的衝突之間徘徊。一方面,她有著自己的事業追求與渴望,作為優秀越劇演員,渴望拿到戲曲方面的國家最高獎項——梅花獎,一方面作為對自己業務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能夠贏得不菲的獎金,從而換到條件更好的大房子,搬離臺門。另一方面,作為一位已婚女性,她又不得不承擔家務,照料好老公和孩子。在影片裡,她顯然不甘心於做單純料理家務的“老媽子”,但如果因為工作而減少對家庭的關注的話,這個三口之家又開始面臨老公的情感出軌和孩子的少年困惑等危機。

观影|《西小河的夏天》:足球背景下的少年故事

無論是曉陽、曉陽父母還是作為曉陽一家鄰居的爺爺,最終都在上述情感與生活危機之中戰勝自我,獲得了全新的成長。曉陽成功跟自己的父親和解,在保證學習成績的情況下,實現了自己的足球之夢;曉陽父親儘管升職未果,但跟兒子和妻子都重新和好,對於工作與生活也更加釋然;而爺爺也最終原諒了自己的兒子,並且放下了對去世的孫子的執念,搬去深圳,與兒子一家一起生活。這樣美好圓滿的結局,讓這部影片在具備了濃濃的童真和懷舊氣息之外,又擁有了對生活、對未來的善意期待與美好的亮色,實在讓人動容。

影片在諸多細節的處理上,也頗為值得稱道。作為浙江的重要城市,紹興是浙江地方戲——越劇的重鎮。在本片當中,曉陽母親就是以當地越劇團的當家演員視人。而影片中多次出現片斷的經典越劇《梁祝》,對於劇情的推進,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梁祝》裡有情人難成眷屬的故事內容,暗示了顧主任跟沈老師的婚外戀註定沒有結果;而在曉陽母親發現丈夫情感出軌之後,她唱起的《梁祝》裡的那段唱詞,也把母親此時的悲憤情緒,表達到極致。而年輕人在咖啡館裡的彈唱民謠、中年人在舞場裡的跳舞與聚會、老年人在茶館裡的喝茶聊天,也把上世紀90年代末,老中青三代人在南方城市裡的業餘生活狀態,展現得真實而自然。

更讓人難忘的,是紹興這座水鄉城市的獨特魅力。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無處不在的河流與船隻,和婉轉動聽的紹興方言……如此種種,也都將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江南城市的動人景象,如實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導演藉助於自己對於水鄉紹興的少年懷舊,實際上也完成了一次關於紹興這座城市的形象品牌傳播。如此動人的水鄉美景,臺灣資深音樂人林強所作的詩意而悠揚的配樂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簡單而純粹的詩意。

观影|《西小河的夏天》:足球背景下的少年故事

在影片的高潮階段,曉陽幻想著自己攻破了父親把守的球門,隨即瘋狂慶祝。用這樣一個虛構的意象,導演將曉陽與父親之間的衝突展現無餘。而最終,曉陽實現了足球之夢,跟父親也實現了和解。就在此時,曉陽則開始懷念促成自己足球之夢,而已經遠去深圳的爺爺。曉陽深情地凝望著爺爺居住過的空房子,久久出神,影片由此順勢終場,而知了的叫聲悄然響起,暗示著上述所有的回憶,都發生在夏天。這樣一個由定格長鏡頭和極具季節特徵的畫外音組成的結尾,也非常值得回味。

2018.5.27晚作於竹林齋

《西小河的夏天》觀影筆記:

原創音樂:林強,紹興水鄉,老城區改造,排演《梁祝》,英語老師彈吉他唱民謠,在作為教導主任的爸爸面前的又敬又畏,對年輕女英語老師的敵視,在越劇團工作的母親,紹興的茶館文化,紹興越州,98年工人下崗,給曉陽帶皮耶羅球衣,看到接他的爺爺,原本遲疑的腳步變得歡快,紹興方言作為背景音,爺爺孫子小寶,沈老師的城市民謠,爺爺燒雜誌,父母吵架,父親的嚴厲,孩子的叛逆,舞場,中年男人的出軌,越劇《梁祝》,譚卓的表演非常精彩,知道父親出軌後唱《梁祝》高潮,中年男人的振振有詞,手絹,爺爺兒子接收機器,給下崗職工的補貼,爺爺剋制的悲傷表情,離家出走去杭州,模仿球星的慶祝動作,幻想的攻破爸爸把守的球門的場景,出走歸來後,父親歸還曉陽盒子,紹興水鄉古建,看球的是傻子,踢球的才是真正的英雄,父子和解,對著爺爺的空房子出神,知了聲終場。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