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看完影,第一時間朋友問我如何?

我說,一臉懵逼

又問,為何?

我說,很難說

如果說電影好,我卻一時不能道出好在哪裡?

如果說電影不好,我怎麼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老實說,一開始走進電影院,我抱著很大期待,希望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老謀子,拋開顏色方隊,回到故事本身的電影。《影》的確比《長城》好一些。一個是五色人海大戰,粗暴。一個是黑白水墨,雅緻;一個講戰爭場面,講人類與怪獸的搏殺,滿屏荷爾蒙。一個講朝堂和人心的詭譎,講本尊和影子之間的博弈,人心浮動。但是剝開它們的影像表達差異,老謀子其實是換湯不換藥。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大家都知道,張藝謀是善用形式和色彩的導演,從之前很多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來: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滿城盡帶黃金甲》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十面埋伏》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紅高粱》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紅高粱》


張藝謀從前的電影甚愛濃烈,如今這部《影》又好似洗盡鉛華的水墨畫卷。

片中無處不在的中式傳統元素,太極、陰陽、山水、琴瑟、對弈,等等等等。

每一組意向,都賦予了背後的人物與環境以特定的意義,還有對畫面本身要求的極致美感。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但是形式感足了,美是美了,戲呢?

故事改編自三國時期呂蒙的白衣渡江,不過變成了架空,已經死去的周瑜和呂蒙一起變成了故事裡的都督子虞(鄧超飾),孫權變成了沛國主公沛良(鄭愷飾),關羽則是楊蒼(胡軍飾),在這其中,子虞的權勢滔天,對沛良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與此同時楊蒼武功卓絕,牢牢佔據著沛國的境州。

不過《影》的主角不是上面三位,而是和子虞長得一模一樣的替身,取名「境州」,自然也是由鄧超飾演。這是在朱蘇進劇本上新添的一個角色,作為子虞的替身,他在外替子虞辦事,用著子虞的那一副面孔。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在觀《影》過程中也發現本片不少問題,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口碑兩極化的主要原因。

其一,臺詞過於現代。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主沛王上,雖然是一個放蕩的昏君,但他與朝臣和公主之間的對話都充滿“段子感”。

“你這個馬後炮”、“打不過人家就不要打了”等等,顯得前大部分的宮廷戲像過家家一樣。

總的來說,導演想把作品“通俗化”,但過頭了。

其二,劇情轉折生硬。

這點主要體現在感情戲上,影子向小艾交代了自己的過去,倆人突然就曖昧了。

影子馬上要去決戰了,兩人突然就搞上了......

子虞綠的莫名其妙。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其三,道具和武打過於花式。

最違和的道具就是那把全是刀刃“殺敵十個,自損九個半”的“沛傘”。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這個傘莫名其妙發明出來,不僅能用來打架,還能發射暗器,還能當移動工具......

結果也沒多厲害,最後還是靠蠻力輸出獲勝。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最搞不懂的設定是“以陰克陽”的傘法,每次出招都要先扭幾下,結果不僅鄧超在扭,一大群士兵都要扭......

其四,一些演員的演技。

關曉彤這次演技還是停留在瞪眼大吼,吳磊的臺詞和對戲的胡軍一對比慘不忍睹。

《影》年度最佳電影?或者還是沉迷於形式主義不可自拔的張藝謀!

就不能換成演技好點的演員嗎?

朋友們,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