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高,必須給孩子用增高藥?醫生:都是套路!

歡歡是前兩天在北京協和醫院矮小門診看過的,今年6歲的她,身高比同齡人矮,但是潘大夫說骨齡比實際年齡小2歲,如果按照骨齡來看的話,她的身高並不矮,甚至還高出了5公分。

歡歡最近這2個月,長了1.5公分,按這個速度來看的話,她一年能長7.5公分呢,生長速度也非常好。最終潘大夫給出的建議是:回去好好鍛鍊,每天跳繩、慢跑、快走,好好吃飯,不可以挑食、偏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要帶孩子多出去曬曬太陽。

[圖片]

回到家,歡歡媽媽還是不放心,自己和她爸爸深切體會到身高問題帶來的不便。既然孩子還不到打針的時候,那就給她找找看能不能吃點什麼增高藥。

電視上增高產品的廣告鋪天蓋地,各種增高藥,琳琅滿目,歡歡媽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不知道到底要選擇哪個好,哪個才適合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長在好大夫網站上諮詢潘大夫,哪個增高藥效果好。但潘大夫不建議用這些增高產品。

這些廣告也好,增高商業運作也好,甚至一些所謂的增高醫院的廣告中往往隱含著商業陷阱。

[圖片]

比如為了誇大自己所謂療效或者讓更多的兒童來購買商品,廠商自定的身高標準或者有目的的調整標尺,然後請來“名人大腕”,利用名人效應,通過虛構情節或者故事來推銷其產品,或者找托兒來做宣傳,實際上好多廣告中的所謂受益者往往都是廠家花重金請來的托兒;

一些廣告中的戲劇性增高效果,如二十來歲用某商品後,在短短兩三個月內身高猛增了十幾釐米,實際上這只是電腦製作特技的結果。

[圖片]

另外利用生長的一些自然規律進行巧妙的“移花接木”,比如人的身高並不是固定的,每天有一定的變化規律,早上比下午高1~2公分,治療前在下午測量,在治療後,則在早上測量身高,於是這身高的波動就成了廠商所廣為宣揚的“偉大療效”。

另外在青春發育期間,孩子自身就在以每年6釐米以上的速度增高,有時就很可能被居心叵測的廠商移花接木為自己所謂的“靈丹妙藥”的療效了。

利用大家醫學知識瞭解比較少,勇敢地進行了顛覆式的知識創新,用一些高深的醫學專業術語和似是而非的理論把顧客蒙暈。

[圖片]

到處標榜所謂的高科技,到處拿著所謂國際一流,得了多少個國內國外大獎,美國最新科技等說辭;

有些廠家利用現在國家有關法規政策方面的不完善,在國家級雜誌報紙或其他媒體上刊登廣告來矇騙消費者,混淆保健品和治療藥物的界限,吹噓廠方的藥能夠包治百病等;

好多所謂有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文號的產品,實際上只是含有補鈣、補鐵等保健功能的普通保健產品,而在衛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的22項功能中,並沒有增高這一項。

[圖片]

在有些產品中,甚至加入了性激素等,雖然短期內可以使孩子身高有一定的增高,但是會引起孩子提早發育,影響最終身高。

所以請家長朋友,不要病急亂投醫,不僅錢財損失,還會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