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草根影像”對這種現象有幾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個原因是老年人更習慣於用現金。現在年輕人更習慣於移動支付方式,錢到銀行之後,隨時可以通過網銀將錢轉入微信或支付寶,然後用來快捷支付,省去了找零的麻煩,而且不擔心被盜。而老年人因為年齡原因,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簡單,網購、電商之類的概念他們基本上不願意去嘗試了,他們大多不會使用移動手付,甚至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所以他們一般將現金取出來,裝進內衣兜內,在購物時選擇現金結算方式。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第二個原因老人習慣於定期存款。與年輕人的理財方式不同,很多老年人更習慣於定期存款。養老金賬戶雖然也有一定的利息,但是利率相比定期存款方式偏低,而且不利於老年人掌握資產情況。所以老年人選擇每月把養老金取出來,然後將多餘的錢定期或不定期存入某個賬戶,一是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息,二是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資產情況。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第三個原因就是生活原因,不取出來他們吃什麼啊。既然叫養老金,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養老的,而且他們也沒有其他收入,所以每月都要取出來,用於購買生活用品。老年人身體條件越來越差,有時候還要經常吃藥,為數不多的養老金也可能捉襟見肘。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第四個原因是經常給孫子輩零花錢。俗話說“隔輩親,親又親”,很多老年人對自己的孫輩格外的親,祖孫間的天倫之樂,是任何物質享受都無法代替的。很多人老人都喜歡準備一定的現金,給孫子們買零食,還時不時地給孫子們一些小額現金,讓他們自主支配。

老人每個月把退休金取走是生活常識性問題,因為我們沒有站在老人角度考慮問題,所以才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自己去聽老人們講才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有一次我去銀行開卡,正好趕上老人排隊取養老金,我聽大爺大媽們講每個月發退休金的日子銀行大廳排隊的特別多,我就問他們,為什麼要取出來那?用錢的話再取不一樣嗎?

聽了大媽大爺們的說法以後才恍然大悟,接下來我們聽聽大媽大爺們是怎麼說的。

大媽說“辛苦一輩子40年的工齡現在每個月能開2500元左右,你們年輕人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在城市生活日子過的也很拮据,每個月生活開銷水電煤氣等等就要1500元,如果兒女回來又要買水果買海鮮和肉,如果有孫子孫女的更要買些好吃的。如果有個頭疼腦熱的話還需要看病買藥。基本上每個月的養老金沒有剩餘,如果哪家孩子結婚什麼的還要隨禮”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聽到這我就明白了,為什麼老人要把退休金取出來。因為每個月基本上養老金去掉花銷不剩下多少,所以一次性取出來反而更方便。因為老人不懂得網上購物或者用手機付款,他們只能現金消費,這就出現領取養老金的日子老人取養老金的現象。

反過來講,我們年輕人可能一個月不花現金,因為有手機支付和網絡購物,每個月的工資可能都沒取出來就在網上花掉了。

為什麼每個月的養老金一發下來,老人就會立馬去銀行取走?


綜合以上因素的考慮,老人每個月把養老金領走是一件生活常識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