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房子真是白菜價嗎?

房子如白菜價?個人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雖然我也看空未來的房價,但是,考慮到房子在中國的特殊性,它短時間內急跌大跌的可能性不大,政策不允許、國情不允許,但是,未來十年,個人認為房價會是一個緩慢下跌的趨勢,所以,如果是做投資的話,現在買房並不是很明智的選擇,而作為剛需的話,估計你跟房價也耗不起,短時間內跌幅不大,如果沒有其他的投資用途,能買就買吧。

房市如股市,大漲之後後面必然是長期的緩慢下行過程,這是很常見的規律,不過,不同的是,股市會先急跌然後再緩慢陰跌,而房市,考慮到政策性因素以及各種利益關係,不會急跌但會緩慢下跌,用時間換空間,如果未來十年房價真的跌成了白菜價,除非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一、房子與各種社會福利脫鉤,迴歸到商品的本來屬性:

在中國,房子不是普通的商品,它代表著許多社會福利,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和醫療,而中國老百姓又非常看重這兩件事,所以,要想房子跌成白菜價,除非是房子與這些社會福利脫鉤,讓房子迴歸到商品的本來屬性,如果是這樣,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擠破頭買房了,房價自然就降下來了。

二、房產稅取代土地收入,成為地方政府新的稅收來源:

很多人以為開證房產稅是為了打擊投機炒房者,雖然房產稅對這個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意義不大,因為炒房者可以將房產稅轉嫁到房價上,個人認為開證房產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用房產稅收入取代過去的買地收入,使地方財政在降低買地收入的情況下保證總的財政收支平衡,畢竟,可出讓的土地是有限的,不能一直依靠土地財政來維持地方稅收,另外,土地出讓價格降下來之後,也能間接降低房價,一舉兩得。

三、老百姓置業觀念的轉變,由買房向租房轉變:

中國的老百姓自古以來就有置業的傳統,購買房產是衡量一個家庭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參數,所以中國的老百姓都熱衷於買房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也是房地產能夠迅猛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在國外,許多國家都是以租房為主,很少有人把投資固定資產作為首選,當然這個跟國情有關,如果有一天,中國的老百姓能夠轉變觀念,不再將置業購買固定資產作為投資首選,而是跟國外一樣,以租房為主,四海為家,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那麼到時房價也就沒有了上漲的基礎了,那時房價或許真的能變成白菜價,呵呵。

大家都知道現在買房一般人都是首付三成左右,然後在銀行按揭70%,貸款20-30年,如果未來10年房價真變為白菜價,這些按揭貸款的人還回會還貸款嗎?

未來十年,房子真是白菜價嗎?


打個簡單一點的比方,如果買套房總房款是100萬,首付30萬,然後貸款70萬,假如還了貸款到10年後還了30萬本金(為方便計算暫不算利息),還欠銀行40萬,假如未來10年房價跌到現在的40%,買一套只要40萬了,大夥可以想一想,前面60萬白還了,後面銀行裡貸款可以也就是給房子給銀行了,再買一套可能還省一點,銀行到時候拿的全是資產,這還不崩?還不說中間10年開發商在銀行融資搞開發,首先掛的是開發商,然後…說太多可能又發不出…

如果房價真的下降了,是什麼樣的情況?小幅的下降屬於振盪,屬市場可以接受的範圍,如果房價是白菜價的話,那麼銀行不會發放房貸、甚至倒閉,買房人不再續貸,直接放棄,不要房子了,開發商大面積被淘汰。

因為房地產行業至少關聯上下游十幾個行業,也就是說十幾個行業將受到極大影響,開發商不行了,很多行業也就跟著完蛋,可以預料到,很多行業洗牌,很多企業倒閉,失業人群激增,那時候大多數人吃飯都成了問題,可能去買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