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父母有養育之恩,很多父母甚至“為了孩子而活”,但是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尤其是自己生活挫敗之時,談到“原生家庭”就痛心疾首,好像找到了挫敗的根源。這是因為大部分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方式養育子女,不懂得身為父母之道。

為什麼很多人對自己父母不滿意?


比起西方的父母,中國的父母有一類是相信“慈母多敗兒”的,也就是說,他們覺得一定要嚴格對待孩子,不能寵溺。這種嚴格,表現在物質上,就是明明可以承受的消費,卻不讓孩子享受;表現在心理上,明明可以表揚孩子,卻偏偏變成了打壓。舉個例子,孩子聽說很多同學都坐飛機旅遊了,也想坐飛機旅遊。父母可能覺得這孩子特別虛榮,這麼小就攀比,追求享受,但實際上人的天性就是攀比。這時候不要一味打壓孩子,而是換個視角看問題,讓孩子也能有一些新鮮的經歷可以與同齡人分享,而不是感覺自卑。可以帶著孩子去露營、去住民宿,一般家庭可以買得起機票就坐飛機,如果坐飛機支出太大,坐大巴也可以。總之不能一味指責孩子的虛榮心,而是要理解、體貼,幫孩子找到信心源泉。更多時候,孩子討要物質,是因為物質背後存在的心理需求。作為父母要能發現和感受孩子的心理需求,尋找合適的辦法去滿足。

不懂表揚孩子只知道打壓的父母,例子就更多了。比如,孩子考試考了90分,興沖沖回家給父母看,父母問,你們班有多少考90分的呀?原來大部分人都是90分以上。父母就嫌棄孩子。或者,讓孩子和第一名比。還有的孩子某方面突出受到老師表揚,比如踢球啊、幫助別人啊,父母就覺得這些方面被表揚沒什麼,學習好才是正途。總之,父母表面上說:“這都是為孩子好,怕ta驕傲。”實際上呢?父母將自己的價值觀加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的偏見去影響孩子,不去給與孩子積極的回應,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和熱情,長此以往孩子只會產生逆反心理,要麼就是極度自卑,覺得自己總是做不好。

也有對孩子百般寵愛的父母,一切以孩子至上,自己節衣縮食也要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不管孩子做什麼都覺得是對的好的,看見孩子打個哈欠也覺得“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可愛呢?”這樣的父母是很愛孩子,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也可能一直很好,但孩子有可能形成一種認識:“我的父母是無所不能的”,“我是無所不能的”。然而有一天父母再竭盡全力也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了,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怨恨父母:“為什麼你們不能給我更多?”如果孩子自己發展的很好,或許還能反哺父母,最怕的是孩子一直被保護的太好,溫室的花朵,沒有自己奮鬥的能力,成年後百事不順,而已經衰老的父母沒辦法再給予更多,習慣了父母的庇護的“成年孩子”就會格外的失落。

為父母之道真是很不容易,需要一代又一代智慧的傳遞。小時候在“原生家庭”裡受傷害,長大以後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可能不知不覺複製自己被扶養的方式,不知不覺長成自己不喜歡的父母的樣子。好在現在更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有很多書籍和討論來探討為人父母之道,期望每個人從“原生家庭”受的傷害可以更小一點,可以通過自我反思和建立良好的成人關係來化解,可以減少負面模式的代際傳遞。

相信絕大多數為人父母者都會說養育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也相信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說他們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花費了無數的心血,願意給孩子最好的飲食、最好的環境、最好的教育等等等等,但是說起父母的養育,總有很多人會講起父母的很多不是,更有近日熱傳的“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12年不歸”。難怪有人驚呼“中國式爹媽,傾其所有,培養仇人!”且慢,這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嗎?非也,我們還知道喬布斯至死沒有跟父母和解,馬斯洛選擇不參加母親的葬禮

難道大多數的為人子女者都是“白眼狼”?

我們先來看一看養育孩子的四種類型:

1、權威型:這類父母對孩子即接受又控制,既能堅守原則,又能做到以溫和的態度來堅守原則。孩子會發展出較高的自尊和自我控制及較高的道德成熟性。

2、專斷型:這類父母對孩子即拒絕又控制,堅守自己的管教原則,但態度不會溫和。他們定有嚴格的規矩,要求孩子完全遵照,而且不屑解釋,孩子會感覺焦慮,退縮,不幸福感;遇到挫折易產生敵對感,自我調整和適應較差。

3、放縱型:這類父母即接受又容許,對孩子固然很慈愛很溫和,但是,卻不能做到堅持原則。他們把孩子照顧得很周到,卻也偏於縱容。他們往往不願意跟孩子發生對峙衝突,因此也往往推行不了家裡制定的規則。孩子可能表現得衝動,不服從,叛逆;苛求且依賴成人;缺乏毅力,且易產生不良行為。

4、溺愛型:這類父母即拒絕又容許,對孩子既缺乏愛的情感和積極反應,又缺少行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 因此親子間的互動很少。導致孩子在依賴、認知、遊戲、情緒和社會技巧方面都可能存在缺陷;成年後表現出攻擊性行為,自我控制差。

很多將要為人父母者可能會暗下決心:“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像父母對我那樣對待我的孩子”,而更多的已經為人父母者可能會發現,自己又不知不覺中使用了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在對待孩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父母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有太多父母並不懂得如何為人父母,所以武志紅說,“父母是我們最大的、終身難以擺脫的命運”。

那麼,作為成年人,我們如何理解父母,改變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呢?

北大臨床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說:發現自己被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其實已經好了。因為看到即是改變,一旦你看到了問題所在,就會做出不一樣的行動。

其次,對此需要有一個哀傷的過程,正如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沿襲父母的方式一樣,每一個為人父母者也都是沿襲了他們的父母,他們也是在發現了對父母養育方式的不滿後,做出了很大的改變,用自已認為最好的方式在對待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