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信息技術支撐農科教合作模式創新探索「優秀案例」

原創: 胡以濤 倪峰 中國教育網絡 8月21日

南京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之一,目前有兩個學科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近年來,學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撐,整合教師、基地、學生各方資源,探索建立支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相結合的“1對多”信息化支撐模式,以信息化突破時間和空間地域分佈限制,發揮農林專業特色優勢,整合高校和地方資源,加強高校和農業生產一線、農業基地的聯繫,支撐農業人才培養、學科研究和開展農科教服務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面臨的主要問題

農業大學學科特色決定農業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離不開農業一線實踐,並最終服務於農業生產一線。學校嘗試的“百名教授興百村”“科技大篷車”等農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有機結合模式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受時空限制,校地對接效率低、成本高,急需探索新途徑。傳統農科教合作模式面臨如下問題:

1.如何突破時間和空間地域限制,化解高校教學科研與地方農業服務之間矛盾;

2.整合高校、基地和生產一線資源,支撐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提升科研效能和地方服務水平還需要找到新思路;

3.更好地開展農業服務、提升高校地方服務水平需要探索多樣化的途徑。

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

南京農業大學:信息技術支撐農科教合作模式創新探索「優秀案例」

南京農業大學:信息技術支撐農科教合作模式創新探索「優秀案例」


1.搭建校地信息化支撐平臺,整合對接各方信息數據

 (1)建立以互聯網+物聯網為基礎的網絡專家工作站(網絡版)

建立了網絡專家指導中心。在學校建立集中式網絡服務支撐平臺和處理中心,開發集成服務門戶,在基地建立分佈式物聯網數據傳感系統,利用視頻監控技術、物聯網傳感技術,實時採集基地的生產環境視頻和圖像,包括土壤溫溼度、環境溫溼度和光照數據,以提供遠程決策支持。

通過網絡專家指導中心,專家、學生、基地技術員可以實時查看生產基地狀態,感知實時傳感數據,對歷史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輔助生產決策。專家和基地可以進行互動、在線解答問題、在線信息發佈處理。專家可以遠程實時感知基地生產狀況,開展遠程指導、遠程會診。相關數據可作為支撐學生及科研的基礎數據。

(2)建立以手機移動終端為主的遠程科教服務平臺(手機版)

建立手機移動指導系統(南農易農),利用安卓開發平臺,開發了支持智能手機的南農易農,南農易農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內容:①每日農事②稻麥科技③農業要聞④政策解讀⑤易農論壇。

該平臺內容以稻麥、果蔬生產技術示範和推廣應用為重點,把學校豐富的農技推廣數據庫、教育培訓系統、農技推廣綜合服務系統、科技成果轉化系統等信息通過手機APP等平臺推送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手中。基地通過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提出問題,教師學生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實時互動,農民還可以通過平臺結識行業朋友。

平臺發佈以來,完成近百個專題視頻錄製發佈。通過校內主播教室、遠程錄播教室、資源管理系統發佈30餘門科技培訓課程;師生共同參與制作專題科教微視頻近百個,通過APP終端發佈農業生產微視頻,為農民和種田大戶提供更鮮活的視頻資料支持。

 (3)建立以精準決策支持為主的智慧農業服務試點(智慧版)

通過前期的物聯網技術及專家決策支持,在條件較好的基地建立針對特定作物的精準支持系統。主要是佈設全套智能控制設施,平臺實時採集數據,結合遙感及GIS數據,根據專家系統提供精準決策。通過該階段的實施,在部分基地上,探索以稻麥精準生產過程管理,基於多要素耦合的生產過程精準決策,減少生產資料、肥料投入,提高生產質量和品質,為規模化精準生產提供信息化支撐。

南京農業大學:信息技術支撐農科教合作模式創新探索「優秀案例」


2.探索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相結合的信息化支撐模式

系統在高校專家與農業生產基地、專家與農民、專家與學生之間建立了虛擬的、緊密的關聯關係,創新了農業科教服務合作新模式。通過整合基地、學校信息,探索了“專家+網絡+基地”的信息化支撐農科教服務模式。傳統的基地服務是1個專家對應1個基地,在該模式下,通過網絡支撐,轉變成網絡上1個專家服務多個基地,同時1個專家可以帶領多個研究生,對多個基地的生產過程信息,進行全程化監測、全程跟蹤指導。通過這個模式吸引和鍛鍊了更多的研究生、教師參與。由信息化系統記錄的生產及指導過程數據,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路徑。

成效與經驗

信息技術開啟農科教服務新模式是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了“互聯網+農業”的新型服務探索,不僅可以突破時空制約,實現專家稀缺資源的充分利用,還能有效化解專家聯繫基地與開展教學科研存在的衝突,並及時保存相關智力成果,支撐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該創新對發揮稀缺專家資源潛力、變革農業科技推廣模式、惠及更多農業基地、提高農業生產整體水平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建立“專家+網絡+基地”農科教服務新模式,取得如下成效:

1.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效益效果有新突破

該平臺實施以來,先後帶動了學校100餘名教師,300多個研究生參與實戰鍛鍊,直接培養的校內人才超過500人。為實踐型人才培養開闢了一條信息手段支撐的新路徑。特別是利用該項目,鍛鍊了一支從事農業物聯網的優秀團隊,目前該團隊已承接了若干省級以上大型農業物聯網項目實施。其中,該平臺還產生和記錄了大量的農業生產基礎數據,這部分數據,為開展農業科學研究,提供了一條嶄新的路徑。

2.科技服務質量和數量實現雙增

通過該模式實施,大大提升了科技服務的質量,擴展了服務的數量。通過信息化支撐,原來的長時間如半年或幾個月才能到基地一次,變成每天都可以實時對基地信息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可以第一時間開展指導,服務時效大大縮短,服務效率顯著提升。試點工作結合新農村研究院、基地和工作站建設。先後完善和建成了常熟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淮安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在宿遷、灌雲、南京、灌南等地完成了4個特色產業基地,建立分佈於海南、雲南、四川、江蘇等地的19個專家工作站及10餘個示範點,示範基地總數超過預期。

雖然試點項目內容還將根據技術、形勢與服務模式變化而不斷進行優化與調整,但通過試點項目建設,基本實現了試點預期目標,節省了時間和路途成本,基地技術服務工作預計每年可為每位專家節省差旅費數萬元,提高了專家參與基地服務的工作效率。

未來,我們將著力針對我國農業產前、產中與產後的科技服務主要難題,結合教師學生科研教育實際情況,最大限度發揮高校專家智力成果效益。學校會進一步加強對該項目的行業特色挖掘,建立信息化科技助農行業標準,整合吸收農民經驗,理順學校新農村服務信息化的組織架構,構建管理服務團隊。加強與企業合作和商業推廣,建立面向中國農業的整合科技服務平臺,打造服務品牌,建立高校新農村服務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實現投入多元化、管理標準化、運行市場化。(責編:王左利)

(作者單位為南京農業大學)


專家點評:左明章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該案例以信息化為支撐突破時空限制,發揮農林專業特色優勢,利用高校教育科研和培訓服務資源,加強與農業生產一線、農業基地的聯繫,開展農科教服務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移動通信等技術手段,整合教師、基地、學生多方資源,建立網絡專家工作站、遠程科教服務平臺、智慧農業服務試點,探索出一條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互聯網+農科教”服務模式,實現稀缺專家資源的充分利用,化解專家聯繫基地與開展教學科研存在的衝突,保存和分享農科教相關智力成果,拓展了農業基地及涉農人員培訓規模,同時降低了技術服務成本。

“互聯網+農科教”服務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多方資源整合的體制機制,尋求在信息化建設更多的經費和技術投入,持續推進平臺課程和資源建設,提升農科教資源供給和服務水平,探索高校新農村服務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機制。本案例為信息化環境下農林等應用型學科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提供了新思路,自主研發的南農在線、易農在線等遠程服務平臺和“互聯網+農科教”服務的成功經驗也值得借鑑和學習,建議在全國有條件的涉農、涉林院校推廣。

本文刊載於《中國教育網絡》8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