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構建「關停並轉」「加減乘除」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三峽大學是國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近年來,學校貫徹落實部省兩級“放管服”改革文件精神,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推動管理重心下移,以“雙服務”(服務水利電力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建立“關停並轉”和“加減乘除”為核心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目前,學校有5個專業獲批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7個專業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獲批為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6年、2017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專業先後通過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評估。

三峽大學:構建“關停並轉”“加減乘除”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以“關停並轉”推動專業動態調整。學校對一些不適應社會需求、發展缺乏後勁的專業,根據各專業不同的實際情況,先減招,再停招,逐漸實現關閉、合併或轉化。學校主動停招了化學生物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本科專業,對生態學等專業採取隔年招生。

做好“加減乘除”推動專業建設與改造。一是對行業和區域需求迫切的新興專業做加法:新建專業或專業方向,如:學校新增了核工程與核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補齊了學校原有能源“動力類”專業的短板。為適應宜昌材料、化工千億產業發展,學校新增了藥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製藥工程專業。此外,還新增了機械電子工程、物聯網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智能電網信息工程等專業,加強了學校專業與地方經濟的契合度。三峽大學:構建“關停並轉”“加減乘除”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二是對社會有需求但專業人才存量過大、就業不景氣的專業做減法:減少招生和培養規模,主要通過專業前三年就業情況,在招生時通過專業分配計劃和學生進校後轉專業計劃安排來進行。三是對人才培養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的專業做乘法:發揮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相結合後的“倍乘”效應,鞏固和強化其特色和優勢,如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近年來就業質量高,就業總量連續多年佔國家電網公司第3名,學校從2014年開始總共投入940萬元對該專業實驗室進行改造,同時調整本專業教師引進政策,加大引進力度,以此專業為主體的電氣與新能源學院也已成為“湖北省試點學院”,其試點工作得到了社會好評。三峽大學:構建“關停並轉”“加減乘除”專業動態調整機制

四是對服務對象相似、專業基礎相近、基礎平臺相仿的具有高度關聯的專業做除法:做大“分母”,建立專業群,發揮人才培養的集成優勢和特色,主要通過“大類培養”進行,學生以專業大類招入進行培養,在1.5年或者2年時進行專業分流,如2015年學校在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學與公管學院進行了電子信息類、工商管理類和公共管理類進行了大類招生與大類培養試點工作。目前,共有25個專業按11個大類進行招生與培養。

專業動態調整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專業內涵建設。一是使專業建設與學校確定的“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加貼合。二是初步建立了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促進了專業辦學的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為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續創新提供了外部動力。三是有力地促進學校入選湖北省“雙一流”建設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