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教育方式

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生活在愛的氛圍裡。他們認為,被愛是天經地義的,理所當然的。他們在家庭中處於關注的中心,我們不能說父母及其它長輩不注重對幼兒的教育,但過分的關注和寵愛使他們與長輩的交往中往往不會體驗到真正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協作;另一方面,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與成人一樣過多地參與社會生活,對幼兒而言,幼兒園的生活無疑是這一年齡階段兒童感受集體和社會、接受集體生活的紀律和規則約束的最主要場所,在幼兒園的集體教育情景中,如果每個幼兒都不知道哪些行為必須控制或不對某些行為進行自我控制的話,那麼教學秩序的混亂和無序也就在所難免了。因此,幼兒園教學如果缺乏常規制度或者這一常規建立得不夠完善顯然是不行的。當然,小班幼兒的年齡一般都在3週歲左右,還不能向他們施加過多的要求,需要一步步的慢慢的發展和鍛鍊他們心理和生理的各項能力,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我們的教育方式,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教育方式

一、用愛教育孩子。

師愛是學生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面對一張張童稚的面孔,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難道只要教會他們知識就足夠了嗎?錯了,五育並舉,德育為首,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有這樣一位老師,班裡的一個小朋友因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裡馬上佈滿了難聞的氣味,孩子們也捂住鼻子,有的還說,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師並沒有批評他們,也沒有露出煩得表情,而是拿來笤帚、簸箕,打掃地上的嘔吐物。看到老師默默地打掃,孩子們的小手都放了下來,一個孩子小聲地和旁邊的孩子說,我覺得老師像媽媽一樣的,聽了孩子的話,老師由衷地感到高興,更令老師欣慰的是,幾天後,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孩子們不再亂叫了,又幾個懂事的孩子還拿來了紙巾遞給那個嘔吐的孩子。這就是老師,用自己的愛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孩子,用自己的愛,感悟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二、發現幼兒的差異。

捕捉閃光點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教育方式

三、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要把幼兒當成自己的小孩一樣,因為他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我們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愛心,像父母般的照顧他們,使孩子有在園如在家的感覺。從孩子進入校園的那一刻以及我們從家長的手中接過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對孩子負起所有的責任,這也是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期望。再者,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老師的愛,所以我們不能對孩子們有偏愛。不能說我喜歡某某孩子,就對其多加關心,使其處處享受優厚的待遇,時間一長,就會使其他的孩子感覺老師只愛別人,而不愛自己了。因此,我們要創造一個公愛的氛圍,讓每個孩子都感覺老師是愛他們的,老師對任何孩子都是一樣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師以家長的地位及背景或是以孩子的漂亮與否、衣著來有分別的愛孩子,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會讓孩子們從小就有了劃分等級,甚至嫌貧愛富、嫌醜愛美的不良思想,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從自身做好,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做孩子們的楷模。其次,愛孩子,不可以溺愛,也不可以包攬。

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教育方式

​愛心是幼兒教師的首要條件,愛是教育幼兒的主要方式,沒有對孩子的愛,談何對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無從談起。愛,畫出來就是一顆心,一顆紅心。用愛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用愛心回報我們。當我們因感冒而嗓子沙啞時,孩子們不會在教室大聲地吵鬧……讓我們都擁有這樣一顆愛的紅心吧,引導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出堅實的第一步,在潔白的畫布上塗下美麗的第一筆,讓我們用愛給孩子塑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