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華:爭取2030年碳排放提前達到峯值

解振華:爭取2030年碳排放提前達到峰值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楊霄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9日在貴陽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此外,還有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各國政要、國際組織、學術機構、企業界、媒體界的領軍人物等3000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

中國氣侯變化事務特別代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國際諮詢會委員解振華在開幕式上表示,氣侯變化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也更加深入人心。

“中國積極應對氣侯變化,習近平主席指出應對氣侯變化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解振華介紹,去年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的目標,制定了到2050年低碳發展戰略,描繪出了我國應對氣侯變化,綠色低碳發展的藍圖,中國在採取強有力政策措施和行動,落實這些目標,綠色低碳發展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7.7萬億,比2005年增長1.48倍,非化石能源佔能源總量比重由2005年的7.4%,增加到12%,單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38%左右。我國自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以年均5.1%的消費能源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9.5%的增長,累計節能15.7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36億噸。解振華表示,“2030年預計GDP比2005年將翻幾翻,碳強度將下降60%到65%,我們爭取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提前達到排放峰值。”

解振華認為,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的進程當中,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尚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資源、能源浪費,生態破壞、環境汙染等問題嚴重製約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路徑任務艱鉅。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踐行生態文明落實,推動落實《巴黎協定》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關鍵一年。解振華強調,“我們將立足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根據自主貢獻的目標建立綠色低碳發展倒逼機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主動控制碳排放,增強適應氣侯變化的能力,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確保實現我國自主貢獻的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