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大逃亡」

最近一段時間,除了回應有關稅務問題的種種質疑,馮小剛幾乎沒有再出現在影視圈的視野中。在過去的這個夏天,金融界貢獻了主要的娛樂內容,而娛樂圈則不遺餘力地向中國人普及了金融知識。

9月26日,有媒體發現,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美拉)工商資料中出現清算信息,霍爾果斯美拉成立清算組。霍爾果斯美拉股權穿透,最終持股人包括馮小剛、王忠軍和馬雲,三人分別持股30%、14.59%和5.02%。王中磊曾是霍爾果斯美拉的法定代表人,馮小剛任總經理。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今年註銷的第三家與馮小剛相關的公司了。除了霍爾果斯美拉之外,北京馮氏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和北京馮氏智取廣告有限公司也在今年早些時候註銷。

霍爾果斯美拉署名發佈在伊犁日報的註銷公告稱,“本公司將採取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請註銷,請債權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45日內,持有關證明來我公司清理債權債務等事宜,逾期後果自負。”

實際上,霍爾果斯美拉的經營狀況非同尋常。公司註冊成立於2016年11月,根據華誼兄弟2016年年報披露,這家公司當年淨虧損30萬元。在2017年4月,該公司由北京市朝陽區華誼兄弟的辦公大樓搬到了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市,從業人數從3人變為1人。而當時,霍爾果斯正在推行“五免五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

另外,這些公司似乎顯示了馮小剛與華誼兄弟複雜的關係。霍爾果斯美拉的母公司是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於2015年9月,成立之後兩個月,馮小剛手中持有的69%的股權就被華誼兄弟用10.35億元人民幣收購,然而當時東陽美拉的實際資產為負數,至於如何估值作價,應該是把主要資產歸為商譽。

馮小剛的“大逃亡”

當然伴隨著收購的還有相應的對賭協議。根據協議內容,作為公司實際運營者,馮小剛必須保證2016年東陽美拉的目標業績為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且2017—2020每個年度淨利潤必須在上年的基礎上增長15%,否則將由馮小剛補足差額。這個對賭協議的奇怪之處就在於,即使浙江東陽美拉空轉五年,馮小剛也只需要補足6億左右的差額,就能成功地從中套現脫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級別累進稅率是45%,而個人有限合夥人的所得稅率依舊是20%。

除了霍爾果斯美拉,今年下半年開始還有多家註冊地在霍爾果斯的影視傳媒公司申請註銷。其中包括霍爾果斯萬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天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星禾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大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等。這些公司背後閃現著很多影視明星的身影,影視圈上演了一出“霍爾果斯大逃亡”的戲碼。輿論普遍認為,這可能與今年霍爾果斯的“查稅風暴”有關。

馮小剛的“大逃亡”

如果你經常出入電影院,就會發現很多電影的片頭出現的影視公司都會冠以“霍爾果斯”的字樣,這是一個幾年之前還沒有多少人聽說過的小地方,然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落實,國家一系列優惠政策得以實施,霍爾果斯突然成了中國的“網紅”開放城市。越來越多的影視、新媒體甚至是遊戲公司都開始紛紛湧入這個人口不足十萬的邊陲小城,僅去年一年新登記經營主體就達到了14000餘戶,註冊資金高達2000億元,其中影視文化和科技互聯網企業最多。

但如果走在霍爾果斯街頭就會發現,城市場景和資金量嚴重不匹配,很多時候,這裡仍然是那個冷清的邊陲小城。今年3月,霍爾果斯召開了“財政部專員辦進點見面會”,在會上,財政部監察局指出霍爾果斯招商引資稅收優惠幾大方面的問題,包括企業通過轉移定價、關聯交易逃稅,企業及母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等,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空殼企業”,部分企業只在當地註冊一家分公司,轉入鉅額利潤以達到避稅目的,並未在當地開展經營或生產活動。

4月3日,霍爾果斯稅務部門下發公告,稱經過對2017年度的企業所得稅申報資料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發現有公司企業利潤佔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0%以上,明顯偏高,要求這類企業進行稅務自查。所涉及的企業共計2118家。

6月,由於公眾人物崔永元的爆料,影視行業稅務問題引發行業內大地震,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9月,馮小剛發微博否認陰陽合同和逃漏稅傳聞,並表示自己持股美拉傳媒每年納稅幾千萬,繳納過的個人所得稅累計數億元。但問馮小剛持股的三家公司申請註銷,恰恰處在影視行業稅收問題的關鍵時間節點上。

馮小剛的“大逃亡”

在財稅制度改革的大環境下,影視行業的稅務問題,往往會被視為“高收入階層”稅務問題的典型,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關注。

影視娛樂圈本質上是一個生意場,馮小剛作為一個“老炮兒”,在其中摸爬滾打多年,深諳生意之道。在商業環境中,一切道德批判都顯得蒼白無力,人們真正應當凝視的,是深度利益交錯的背後,那些應有的政策、制度和規劃究竟該如何適應和歸化人的慾望和野心,從而避免這樣的投機與大逃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