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春分 · 青蔥時光

3月20日前後,為春分節氣。從驚蟄的“桃始華,倉庚鳴”,到春分的“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大自然逐漸結束“默片”時代,變得更加有聲有色。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冬至和夏至的關鍵字是極與最,春分和秋分的關鍵字是平與均。春分體現的是“平均主義”。古人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目前,很多國家還都“一刀切”地將春分(晝夜平分日)作為春季的開端,有些國家甚至將其定為新年的起始。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古時帝王是春祭日、秋祭月,從周代開始便在春分日“祭日於壇”。春分時節,除了拜謝陽光之外,還會專程迎接燕子。

古代的“氣象預報員”有很多,但燕子是唯一享受皇家正式歡迎儀式的,享受最高規格的禮遇。“是月也,玄鳥至。至之日,以大牢祠高禖(méi),天子親往。”“人間舊恨驚鴉去,天上新恩喜鵲來。”燕子沒有烏鴉和喜鵲那般臉譜化的標籤,卻人見人愛,至今保持著好人緣、高人氣。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二月二,龍抬了頭,開始忙於行雲布雨。雨,漸漸地不再是“沾衣欲溼”的雨,而風更多的是“吹面不寒”的風。“燕子初歸風不定,桃花欲動雨頻來”,所謂“風不定”,既是指風的激越飛揚,更是指盛行風向尚未確定,風向的頑皮任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是世界上最溫柔的剪刀。

人們意念中的春風,並不是春天所有的風,而是宜人的那部分。春風,應當是和煦、溫潤的,是可送暖、可化雨、可作為護膚品的風。正如老舍筆下:“所謂春風,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地傳送花香……”但是,人們意念中的春風,並不等同於春天的風。春天的風,未必很和悅,未必是恩惠。春天的風,也常常是西伯利亞出品,可致冷、可致沙塵、可致倒春寒。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春江水暖鴨先知”,但與鴨相比,是春江水暖螺先知。因為鴨只是水上“訪客”,而螺才是水下“居民”。老話兒說:“清明螺螄肥如鵝。”春分之後,清明之前,正是螺螄最肥美的時節。人們也自然不會忘記這些潛水的食材。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那些生長在田埂邊、坡地間、樹叢下的各種野菜,更是春天的批量饋贈。人們會準確地辨識,嫻熟地採擷,將它們收歸廚房。清炒,或者讓它們參與拌餡、和麵。

當然,此時的春茶非常金貴。古人說:“養蠶天氣,採茶時節。”從初春到晚春,“採茶歌裡春光老”,一芽一葉的清香,可以令人們回味很久。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為二,是晝夜均而寒暑平,晝夜平分、寒暑平衡,既不冷也不熱。但冬天和夏天就不一樣了,要麼白晝特別長、要麼黑夜特別長,要麼特別冷、要麼特別熱,它既不會晝夜平分、也不會寒暑平衡,與“分”背道而馳,它們體現的是兩種分化、兩種極致,所以只能叫作“夏至”、“冬至”。

春分 · 花信

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三候,每候五天,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對應一種花,也就是每五天有一種花綻蕾開放,即一月二氣六候花信風。每一候花信風便是候花開放時期,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人們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叫做這一節氣中的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小寒: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 二候蘭花 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 二候櫻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 二候麥花 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 二候荼蘼 三候楝花

一候 · 海棠

海棠花,薔薇科喬木,園藝變種有粉紅色重瓣和白色重瓣。著名的觀賞品種有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國豔”之譽。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 宋-海棠蛺蝶圖頁 圖自中國書畫網

《海棠》

宋·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二候 · 梨花

梨花,薔薇科梨屬,梨樹的花朵。梨樹,落葉喬木,葉圓如大葉楊,幹有粗皮外護,枝撐如傘。春季開花,花色潔白,如同雪花,具有濃烈香味。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 宋-錢選《梨花圖卷》 圖自中國書畫網

《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菸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使東川·江花落》

唐·元稹

日暮嘉陵江水東,梨花萬片逐江風。

江花何處最腸斷,半落江流半在空。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三候 · 木蘭

木蘭又名辛夷花,是落葉小喬木。木質有香氣,小枝紫褐色。木蘭花樹高可達5米,開放時傲立枝頭,因為木蘭首先開花,等到花謝後才慢慢長出綠葉,所以花開時節滿樹潔白,毫無雜色。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明-沈周《辛夷墨菜圖卷·第一段》

《木筆花》

唐·盧肇

軟如新竹管初齊,粉膩紅輕樣可攜。

誰與詩人偎檻看,好於箋墨並分題。

《戲題木蘭花》

唐 · 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豔風吹膩粉開。

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春分 · 習俗

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我國很多地方舉行立蛋比賽,春分成了立蛋遊戲的最佳時光。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放風箏、踏青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孩子們在春分期間放風箏是很古老的春季娛樂活動。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蟄伏了一個冬天,每逢春分時節走出家門,沐浴著春光,奔跑著放飛風箏,與生機勃勃的早春時節相得益彰。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吃春菜、太陽糕

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寧,身壯力健。太陽糕是昔年北京人祭祀太陽神所用的主要供品,以糯米制皮,內包棗泥餡,餡中還加入了白瓜仁及秘製桂花,既有五穀豐登的寓意,又滿足了人們食療的要求。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犒勞耕牛、祭祀百鳥

江南地區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以糯米糰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穀,祈禱豐年之意。

春分:燕飛猶個個 花落已紛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