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的變形記

從10月12日開始,【軍史解密】頭條號將陸續發佈關於解讀二戰虎式坦克的文章,和您一起探尋虎式坦克秘密,歡迎大家及時關注!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德軍精銳重型坦克,威力巨大的88炮,厚實的主裝甲,以及還算說得過去的機動能力,令其成為盟軍最不願意面對的裝甲猛獸。甚至很多盟軍士兵都患上了“談虎變色”的“虎”式恐懼症……

虎式坦克生產的數量不多,所以其變型車並不多見。由波爾舍公司設計的虎式坦克發展而來的90輛坦克殲擊車一敗塗地,此外只有18輛虎式坦克的底盤用於改裝成突擊坦克。

解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的變形記

一些坦克,特別是M4謝爾曼坦克和丘吉爾坦克,常被用於發展成形形色色的變型車。但是PzKpfwⅥ虎式坦克不屬此列,一方面因它自身的特點所侷限,另一方面因為其生產數量很少。

亨舍爾公司生產的虎式坦克真正的變型車只有三種,其中最普遍的是Sdkfz267和268虎式指揮坦克。這是一種標準的炮車,撤除了MG34並列機槍和機槍彈藥存儲艙,並騰空部分主炮彈藥存儲空間改為存放附加無線電設備:能較遠距離通訊的Fu7和Fu8設備,用於與指揮組以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的德國空軍保持聯繫。

與德國一些指揮坦克不同,虎式指揮坦克依然保留主炮,可以繼續實施攻擊。儘管坦克乘員在必要時能開炮,他們坐在炮手和裝填手的位置上首先要做的則是操作輔助無線電設備。其他的德國指揮坦克則用騰空的炮位安置一塊指揮板,只裝一根仿真炮管。然而,所有指揮坦克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有附加無線電天線,並總是首當其衝成為敵軍的攻擊目標。

拖救遭損的虎式坦克

儘管困難重重,行之有效的辦法還是由1輛,有時甚至2到3輛重18噸的四分之三履帶式牽引車拖救虎式坦克,車輛間用堆疊在坦克側甲板的兩條牽引電纜前後聯掛起來。經驗豐富的乘員在上戰場前預先把鋼索在牽引孔上交叉繫緊以減少鋼索的偏蕩。一般儘可能使用剛性A型牽引杆,因為它在控制被牽引的坦克時特別有效。

每個重型坦克營名義上有13輛牽引車的編制,但通常達不到這個標準,所以只好用正常無損的虎式坦克來拖救已癱瘓的坦克。並非只在關鍵時刻才藉助這種方法,因為要在敵人射程內拖救遭損的坦克,坦克顯然比未裝甲的牽引車更有優勢。這種做法導致了好幾十,也許好幾百輛虎式坦克的損失。

有時繳獲的敵坦克也會被用作牽引車。也有極少量虎式坦克因此改裝成PzKpfwⅥ(Sdkfz185)虎式搶救坦克。

虎式突擊坦克

從1943年末開始,18輛虎式坦克被改裝成380毫米突擊迫擊炮的承載器,稱為摩托化虎式突擊坦克,但更通用的名稱是虎式突擊坦克。這些坦克都沒有炮塔,代之以組裝的固定上層艙。這種結構從自行反坦克炮的炮垛衍生而來,它的前壁和側壁均與垂直面成30度角。其主炮仰角可從水平線一直到幾乎垂直的85度範圍內調節,轉向範圍為20度,兩者都通過渦輪和副齒杆傳動手動操作。這種設計和以往的同類發射器有天壤之別,用一個構思巧妙的緊塞器使從炮管和襯墊之間通過的推進氣偏離,然後從炮口的一個穿孔環排出,從而有效減輕後坐力。

解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的變形記

380毫米突擊迫擊炮裝有穩定齒杆,能發射230千克重的高爆榴彈,射程達6000米。射彈太重,乘員無法舉起,所以運用了可拆卸的小型起重機。彈藥裝滿時,虎式突擊坦克有13發彈藥,一發在炮管裡,另外12發存放在側箱。迫擊炮管只能在零高程和零方位角裝填,因此射速很低。需把炮管降低至裝填位,滾柱式送彈盤放在適當的位置。彈藥用完後,可通過上層艙頂上縱向鋼軌上的絞盤取下彈藥架上的彈藥,將其推入炮膛,然後升高炮管重新進行瞄準。整個過程需包括炮手在內的四個人完成,而全部坦克乘員為七名。前裝甲的炸彈架上有一挺口徑7.92毫米MG34機槍。據說曾有8輛虎式突擊坦克參加了阿登大反攻,表現卻很一般;突擊坦克只在毀滅華沙猶太人區的行動中略有成效。

除了虎式指揮坦克外,數量最多的一種所謂的虎式坦克變型車實際上已經完全是另一種坦克了,那就是費迪南德·波爾舍最初為了與亨舍爾公司生產的樣車進行競爭而設計的坦克的改進型。儘管VK4501(P)外觀上與PzKpfwⅥ型坦克相似,實際上兩者區別很大,VK4501(P)的傳動裝置和縱向扭力杆懸掛裝置複雜得多,它的氣冷式汽油發動機通過兩臺獨立電動機驅動發電機傳動履帶。

波爾舍虎式坦克的改型車

據說費迪南德·波爾舍,這位才華橫溢的機動車設計者曾經與希特勒有過私人會晤,而且對元首影響頗大,單憑這一點就保證了90輛PzKpfwⅥAusfP虎式坦克底盤得以在1942年生產。而實際上當時的情況更有可能是,軍方在波爾舍和亨舍爾這兩個設計對手間進行選擇的餘地非常小。亨舍爾公司是第一次製造坦克,而新的重型坦克對戰爭裝備又是生死攸關,因此決定波爾舍公司也接少量訂單生產坦克,作為亨舍爾公司的生產線出現故障時的不時之需。後來一切正常,所以在第一批坦克後,再也沒有生產波爾舍虎式坦克。

解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的變形記

以最初設計形式生產的坦克只有5輛,其餘的都送到柏林的工廠被改裝成重型主戰坦克。從一開始就困擾著波爾捨生產計劃的價格不菲的氣冷式發動機在改進時首先被棄用,代之以馬巴赫HL230發動裝置,但保留了電動驅動。

新型坦克在原來炮塔的位置裝置了固定的上層艙,垂直的前裝甲厚200毫米,側面和後部斜裝甲厚80毫米,並裝配了轉向和仰角範圍非常狹窄的L/71-PaK43/2火炮(後來經稍作改進裝置於虎王式坦克)。

新的虎式主戰坦克(Sdkfz184)有一個官方暱稱為“費迪南德”,但在那些倒黴地配置了這種坦克的部隊裡,它卻被稱為“大象”,官方很快也改變了對這種坦克的看法。1943年3月,坦克通過了作戰試驗。四個月後,所有現存的坦克都被派參加“堡壘”作戰計劃。由於沒有裝備任何防禦武器,“大象”對攜炸藥包的蘇聯坑道工兵束手無策,而它本來就很低的20千米/小時的最高速度使其無法再放慢,65噸的全重又使其行程只有90千米。

重型主戰坦克甚至比虎式坦克更容易發生故障,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戰場上幾乎沒有一輛是藉助自身動力撤離的。後期生產型上多了一挺安裝在車體內的機槍,但是所有執行戰鬥任務的坦克都無法逃過被俘或遭損的命運。某本軍事技術百科全書中是這樣描述“大象”的,“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作戰武器,充分說明了僅僅注意理論上的優勢而忽略基本戰術要求來設計裝甲車輛的危險性。”

解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的變形記

PzKpfw虎ⅡAusfB虎王式坦克並不是虎式坦克的變型車,儘管兩者名稱相似,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一樣,而且都裝有一門口徑88毫米火炮。相反,實際上很多人會把它看作是PzKpfwⅤ型豹式坦克的重量級發展產物。

這種德國重型坦克和起初的PzKpfwⅥ型虎式坦克截然不同,值得對其單獨進行全面研究。如果只是想了解德國重型坦克設計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在此注意一下它的主要特點。

很顯然,設計師們意識到斜裝甲能增強防護能力。於是他們在設計新坦克時,上、下前裝甲以40度傾角安裝,車體側裝甲的傾角為60度。這種傾角安裝法還被應用於後來的彈道結構以及完全重新設計的炮塔兩側,炮塔後部有一個明顯的裙撐能更好地存放主炮待發彈藥。裝甲板的厚度也增加了,炮塔頂和車體上裝甲最薄,為40毫米,上部前裝甲最大厚度為150毫米,而炮塔表面裝甲則厚達180毫米。

解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的變形記

以上這一切再加上一門71倍於口徑88毫米長身管火炮的使用,使新坦克的戰鬥全重達70噸。這種坦克有幾個不同的名稱,德軍稱之為“虎王”或“虎Ⅱ”式坦克,而與之交過手的美軍和英軍士兵則稱其為“皇家虎”式坦克或“虎王”式坦克。由於裝置了與虎式坦克相同的HL230動力裝置,它的表現無論如何算不上出類拔萃。據說虎王式坦克的公路速度能達到38千米/小時,而實際上越野速度還不到這一速度的一半。另外坦克耗油量巨大,即使在公路行軍,865升的燃料也只能僅僅維持110千米。

從1944年1月第一批5輛虎王式坦克配置給在法國的輕型裝甲師到1945年3月期間,只生產了492輛虎王式坦克,那時德國工業基礎已遭到嚴重摧毀。生產高峰期出現在1944年8月,當月有94輛坦克駛離亨舍爾廠區。可用於作戰的虎王式坦克總數從未超出過1945年2月達到的226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