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不會成爲你|心理諮詢


長大後我不會成為你|心理諮詢

“你得理解父母”

“父母都是為你好”

文 | 心之愛/新雨流泉

很多影視劇總會在大結局尾聲將劇情推向高潮:一位因歷史原因或偶然事故未能實現夢想的母親(比如一名曾經有潛質的舞蹈演員),經過殘酷訓練把女兒推向國際舞臺。謝幕時,臺上的女兒彎腰鞠躬,全場觀眾起立,鼓起雷鳴般的掌聲。臺下的母親淚流滿面,笑著擦拭淚水,幸福地享受著這高峰體驗的時刻。

編劇通常會在劇情中向觀眾呈現兩點,一是這個孩子在父母替TA選擇的領域內天賦異稟,二是TA是發自內心喜歡這個領域,即使有時偷懶也是少年天性使然或對父母殘酷訓練的對抗。導演通常會通過以小見大的事件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隨後孩子便玩了命地追逐父母未竟的夢想,彷彿與父母融合至你我不分的地步。兩人合體,夢想再不實現簡直人神共憤了。

長大後我不會成為你|心理諮詢

孩子對父母的理想的認同本身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是否能將父母的期待和個人特質整合進人格,父母是否用溫和真切的情感為孩子圍鑄成一個安全港。在影視劇中,編劇基本將這兩點進行了整合。

然而,現實中父母和孩子將以上兩點(個人喜好和天賦)進行整合非常艱難,孩子對父母通常是敬畏(敬而遠之,畏懼害怕)而不是敬偎(敬重依偎),孩子替父母揹負沉重的夢想,多半會給兩代人造成難以修復的心理創傷。

孩子的理想和父母的期待並不一致,意志的對抗會使父母變成壓迫者,孩子成為被壓迫者。言語傷害和行為操控使父母的形象從可親淪落為可怕,極大損害了孩子對他們的理想化。為了一個壓迫者的情感負責,為了一個羞辱你的人的夢想奮鬥,使孩子處在理智和情感的分裂中:人的本性告訴你“你恨父母”,社會教化和良心告誡你“你得理解父母”、“父母都是為你好” 。對“父母化了的兒童”來說,他們還時刻要照顧可憐兮兮的父母的喜怒哀樂。

揹負沉重包袱的孩子的孤獨或許可以用逃跑計劃的《星空中最亮的星》來形容:“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可惜的是,父母沒有成為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

長大後我不會成為你|心理諮詢

不少“為孩子而活的父母”,以徹底的自我犧牲,用自怨自艾、牢騷滿腹逼孩子為他們而活,服從他們的意志。簡單地說,就是有意無意地用犧牲換取對孩子的控制權。他們慣用“時間置換到未來”的防禦機制,將幸福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

布萊克曼這樣解釋這種防禦機制:“你一直想象著‘只要……’或者‘有朝一日……’某些東西將會是如何的美好。這些幻想能避免你對無法實現的東西感到悲傷,和避免你在自己當前的生活中體驗到愉悅感(受禁止的)。”

“為孩子而活的父母”通常利用這種防禦迴避不成功帶來的悲傷和失落,同時又可以讓自己過得苦大仇深,試圖激發孩子奮發圖強。布萊克曼建議我們這樣敲醒他們:“打破他們的過度期望,對破壞的結果進行分析,促進因而產生的哀悼,以及重建引起這個對過度期望的需求的早年腳本。”就是說,讓孩子揹負起他們的期待到底是他們的需要(探索早年腳本產生的影響)還是孩子的需要,他們得承認他們的孩子極有可能平凡乃至平庸,併為他們理想的失落而哀悼。(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機構觀點)


長大後我不會成為你|心理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