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證據還原出的細節最可靠的霸王龍形象

根據現有證據還原出的細節最可靠的霸王龍形象

CREDIT: 123RF

還原恐龍6600萬年前的真實樣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對化石作出精細分析、縝密的推斷和創造性的想象力。

隨著科學方法的進步和新研究的成果發佈,我們對恐龍外觀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符合現實。

現在,一支由藝術家和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團隊宣傳他們將描繪出最準確的霸王龍形象,藉助最新的研究成果從內到外逐層構建出模型。

記得侏羅紀公園嗎?好吧,它和那個差別很大:一隻胖乎乎的、皮膚光滑的野獸,前臂很短,重心非常低。(點擊鏈接,看看還原出的霸王龍的形象)

也許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羽毛——好吧,也有一些專家認為霸王龍身上可能沒有羽毛。

“[團隊]從骨頭開始,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合理地排列肌肉,現在每個人都能看到我們的成果。”古生物學家和前沿的恐龍骨骼藝術家Scott Hartman說道。 “投入的時間和對細節的關注讓我感到震驚。”

“與任何重建一樣,當然有一些我們無法知道的細節,以及同樣可能存在的相互競爭的理論。但我可以誠實地說,這是有史以來對重現滅絕動物形象所做出的最詳盡的努力。”

領導繪製新恐龍概念圖像的是RJ Palmer:接受恐龍模型的開發者Saurian的委託,Palmer通過20多篇關於霸王龍及其相貌的論文梳理綜合而成。

特別是,他看到了2017年《生物學快報》中的一篇論文,指出霸王龍在某些地方沒有羽毛——事實上它可能根本就沒有羽毛,基於論文中對恐龍皮膚的刻畫,霸王龍的皮膚表面密鋪一層細小的網狀鱗片。

就像其他所有東西一樣,羽毛問題值得商榷,但Palmer和他的團隊認為,根據目前的證據,他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得到了最佳的模型。

例如,它們將角蛋白板放在了霸王龍頸部後面,基於鳥類的圖案,顯示兩者之間的共同起源。

藝術家還在下顎線上添加了口外組織,以便在嘴巴閉合時隱藏牙齒——這是基於恐龍骨骼中的小孔,它們可能被用於為口外組織提供營養。

這裡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細節——腳上的鈍爪(因為總是撞擊地面)和手上的利爪(因為很少用到)。

Palmer說,完成全部作品需要320個小時,它將作為墨西哥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古代展覽的一部分對外展出。

歸根結底,這不是需要經過同行評審的工作,它涉及大量的猜測(雖然是受過相關教育的人的猜測)——但這是我們對恐龍形象認知的一個新階段。

“我必須說,沒有幾個古代項目能夠引起人們對滅絕動物的真實樣貌的關注。”古生物學家和古代藝術家Mark Witton說道,他也是該項目的顧問,“對於那些反對我們的專家學者,我想說'筆和數據都給你,你來畫個更好的?'”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