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糧食減產明顯 爲何糧價卻遲遲未能大幅上漲

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

2018年全國糧食減產非常明顯——為何國內糧價卻遲遲未能大幅上漲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糧食這種特殊的產品也是如此。

因此,一旦糧食減產,糧價肯定會因此而出現走高!

已經有足夠的經驗和事例來印證這一點。比如說2018年我國的小麥和玉米價格因為其產量的下降而走高,就是明顯的例證!

國家統計局:2018年我國夏糧減產!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

其中,對於2018年我國夏糧產量,國家統計局也在本次發佈會上給出了梳理。

2018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比上年減少306萬噸,下降2.2%;

其中,早稻總產量2859萬噸,比上年減少128萬噸,下降4.3%。

所以說,2018年,我國糧食整體產量下降已經是一個必然了。

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

小麥減產,助長市場價格走高!

就拿小麥來說,如果不是2018年我國華北六大小麥主產區全部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造成小麥產量和品質的雙下降,新糧的市場供需量出現比較明顯的缺口的話,在國家早早下調小麥臨儲收購價格標準的前提下,不管是託市收購價格還是市場化收購主體的收購價格,肯定會是近三年來的新低。

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

畢竟,1.15元每斤(國標三等)的收儲價格標準本來就是近三年來的最低水平。

可以這麼說,今年國內小麥(國標三等及以上)價格能夠和去年基本持平,甚至優質麥價格突破了1.4元每斤,達到了近年來的最高值,很大程度上要感謝減產,雖然這個成本比較高,但客觀來說確實如此。

糧食減產,我國糧食價格不會大幅波動!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是從2018年我國糧食產量的實際遭遇來看的話,今年的糧食整體減產並不會造成我國糧食價格的明顯上漲。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我國有著龐大穩定的糧食儲備庫存,可以在糧食產量出現一定走低的時候用這些儲備糧來彌補供需缺口,所以整體來說我國的糧食價格整體會保持穩定,在一個合理範疇內波動,不會大起大落,更不會大漲大跌。

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

配圖:糧食與價格

2018年,我國新產小麥減產大概2000—3000萬噸,如果沒有糧食儲備的話,小麥價格肯定會瘋漲,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在新產小麥上市之前,我國竟然有高達7400萬噸的臨儲小麥庫存,遠大於供需缺口值。

所以,即便是糧食出現一定減產,但是,其價格也不會大幅度波動!至少,今年的小麥就是明顯的例證!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
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2018年粮食减产明显 为何粮价却迟迟未能大幅上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