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再「造星」,這次是A股「增幅王」,實體經濟到底有多爛啊?

在奇葩的A股市場,土地是一個天使一般的存在,阿拉丁神燈裡的那個天使。

神燈裡的天使能夠滿足人的願望,但是次數有限。

土地這個天使也能夠滿足A股上市公司的願望,對於它們而言,每年出現一次就夠了,就是在交年報的時候。

在同花順日前統計的年報預報中,有一家公司脫穎而出,以淨利潤增長180倍暫時位居第一。

這家公司是武漢中商,一家做百貨的公司!!

意不意外?

如果你感覺一點都不意外,那證明你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股民了,在綠意盎然的時節,真不知道是該同情你還是該尊敬你。

說不意外,那是因為以前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本身業績很濫的一家公司,突然在年報時“變臉”,像去韓國突擊整容了一樣,淨利潤猛增,仔細一看,不是賣資產就是政府給補貼了。

這次不一樣,增幅太大了,這要歸功於武漢的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啊。

根據武漢中商的公告顯示,這次淨利潤的增長,主要原因是房屋拆遷補償收入。

該公司位於武漢市武昌區中山路的一個商業物業,被當地政府徵收,獲得全額補償款4.4億元,使得該公司2017年淨利潤達到3.7億元,去年同期才盈利204萬元。

乖乖不得了!

武漢目前的城市建設還在進行中,估計這家公司的盈利狀況還會保持賣賣賣,漲漲漲的節奏。

最新的公告顯示,這家公司在漢口的一個商業物業也被徵收了,獲得補償款5800多萬元。

只是,一直這樣賣下去,百貨還往哪開?

還不如直接轉型做地產開發商。

沾武漢城市建設的光的,不止武漢中商這一家上市公司,武漢中百、漢商集團都與有榮焉。武漢中百在去年最後一個月,就收到當地政府的一筆拆遷款6.36億元,這筆收入還沒有完全到帳,還未計入到2017年的收入裡,參照武漢中商的表現,武漢中百有資格競爭2018年度的業績“增幅王”,因為在武漢的商超裡,武漢中百網點最多,是名符其實的“地主”啊。

武漢中百的主營業務淨利潤這幾年其實也是在500到600萬元之間徘徊,2014年猛漲到1.4個億,也是因為賣了外地的商業物業和部分資產。

對武漢中百來說,賣土地是因為當地政府拆遷的需要,送上門的利潤不接沒辦法,而對於主營業務虧損的上市公司,賣地賣房就是迫不得已了。

去年73支ST股票中,有10多家已經預告盈利,其中大多數盈利手段如出一轍,就是賣房。S*ST前鋒賣了北京三套房產,獲得收益870萬元,上市公司去年淨利潤一下子就轉正成了650萬元;*ST普林和*ST廈工等等也是賣房扭虧。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去年才有,據統計在2016年就有上百家上市公司依靠出售房產扭虧為盈,甚至摘帽保殼。連赫赫有名的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也一度需要靠賣資產來維持公司運營,好在今年機械行業整體回暖,三一重工、徐工機械盈利又有大幅反彈。

目前還無法看到各家公司在2017年的整體盈利情況,但是從2016年情況來看,2016年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上市公司盈利在2000萬元以下,其中絕大多數是傳統制造企業,一般盈利只有幾百萬元甚至虧損。估計2017年的情況估計大同小異,而2018年對非地產類上市公司來說,估計又是一個不好的年份,年初全球股市就出現暴跌,A股也受到影響,同時暴露出更為嚴竣的問題,居然有很多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接近平倉線,這意味著什麼?最直接的一點,就是這些公司的資金鍊嚴重緊張,不得不拿股權去做質押去換資金,上市公司都如此,那些支撐著龐大就業市場的非上市公司面臨著什麼樣的局面可想而知。

雖然都在喊房地產市場要宏觀調控,但是實際是誰的房子、土地越多,誰越可能扛過這個冬天!

真是一個扭曲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