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區再次起航,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齊頭並進

1979年7月,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近三十年過去,特區分化也很嚴重,深圳一騎絕塵已是一線城市,廈門靠旅遊和環境還算耀眼,珠海雖然GDP2000多億,也誕生了格力、魅族等知名企業,汕頭GDP和珠海差不多,不過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知名的企業。

四大特區再次起航,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齊頭並進

近幾年,四大特區發展依然強勁,有點再次起航的味道,不管是深圳這樣的巨無霸,還是廈門、珠海這樣的小而精,或者是汕頭這樣的沿海城市,都開足馬力,再次起航。

四大特區再次起航,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齊頭並進

2018上半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11009.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0%。深圳第三產業的GDP增長比例相對更高。深圳上半年金融業增加值1564.46億元,增長4.8%;房地產業增加值975.17億元,增長8.1%;其他服務業增加值2514.74億元,增長13.1%。深圳發展太快了,把另外三個特區兄弟甩的有點遠,而且後勁非常足,一點沒有停下腳步的跡象。

四大特區再次起航,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齊頭並進

2018上半年,廈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81.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0%,今年以來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60億元,增長0.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49.09億元,增長7.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22.82億元,增長8.2%。總體來說,這個速度是很不錯的,各個產業發展也非常均衡。

四大特區再次起航,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齊頭並進

2018上半年,珠海市經濟在工業較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延續今年以來的穩健走勢,為完成全年目標邁進堅實的步伐。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99.41億元,同比增長8.7%。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全面通車,相信珠海會更上一層樓!

四大特區再次起航,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齊頭並進

2017上半年,汕頭實現GDP1168.3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高於全國,列廣東省第6位。雖然汕頭相較上面三個特區發展慢了點,不過總體也還是不錯,和珠海也咬得很緊,這兩年發展有加速的跡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