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虛擬偶像再被推向投資風口,變現能力仍是最大考驗

辦一場演唱會成本2000萬元,高達1280元的SVIP票開售5分鐘售罄……這是中國第一款虛擬偶像歌手“洛天依”在2017年演唱會舉辦時的情景。同年,中國又陸續誕生了14名虛擬偶像,數量井噴式爆發。

二次元虛擬偶像再被推向投資風口,變現能力仍是最大考驗

10月24日,聲優直播互動平臺“克拉克拉”(原“紅豆Live”)宣佈獲得來自新浪微博、紅杉資本等5家機構1.2億元融資;湊巧的是,同日遊戲行業巨頭之一巨人網絡發佈消息稱,虛擬偶像領域將成為公司之後重點關注的領域,並預計每年為該項目投入上億元資金。

站在二次元文化產業的風口浪尖上,虛擬偶像一夕之間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門領域。

很難想象這些“偶像”人物的背後,僅僅只是一個“會唱歌跳舞的程序”而已。

巨人網絡斥巨資佈局虛擬偶像,偏離遊戲主業變現能力存疑

當下國內的二次元領域,對“虛擬偶像”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動漫角色、遊戲人物、虛擬形象等擁有一定的人氣後,也就有了成為虛擬偶像的價值。

2017年,騰訊計劃將知名國產動漫《狐妖小紅娘》動畫中的女主角塗山蘇蘇打造成為虛擬偶像,玄機科技也將《秦時明月》的女主角高月以虛擬偶像的形式在線下展會上推出。

當然,這都是在動漫作品本身累積了相當大的知名度後,順勢將其主角打造成為虛擬偶像,目的一是延續動漫IP的自身壽命,二是擴大IP的衍生及變現模式。

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將某個“爆款”遊戲內的遊戲人物拿出來做成虛擬偶像的例子屢見不鮮。

蘇州疊紙遊戲旗下的女性向戀愛手遊《戀與製作人》是去年的熱門話題之一,遊戲中的四位男性角色更是收穫了一票“太太粉”,勢頭完全不輸給當下的真人小鮮肉們。遊戲上線首月流水就突破了1億元。

遊戲IP的優勢在於用戶粘性巨大,而遊戲玩家往往也樂意為他們所喜愛的虛擬遊戲偶像買單。隨後,力士、德芙、肯德基……眾多品牌合作接踵而至,《戀與製作人》瘋狂挖掘著女性玩家的消費潛力。

談及巨人網絡對虛擬偶像產業的佈局,一米觀察創始人王毅在北京商報的採訪中表示:“巨人網絡憑藉遊戲用戶的基礎以及二次元的氛圍,可將虛擬偶像與自身遊戲進行結合並且深度開發。”

一位傳媒行業分析師告訴新華日報財經,遊戲公司想塑造虛擬偶像還是存在較大難度的。一是遊戲本身IP能否成為爆款是講究機緣巧合的,所以很難將二者捆綁。二是對於大部分遊戲公司來說,若真的想佈局二次元產業,研發二次元相關遊戲依然是最好的選擇,收益回報也來的更快,打造虛擬偶像過於偏離主業,變現能力也會被打上問號。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巨人網絡的歸屬淨利潤僅同比增加了1.87%,其中游戲相關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2.96%。與此同時再看當下的遊戲市場,各項政策的發佈也令市場監管不斷趨嚴,此時巨人網絡大手筆的投入虛擬偶像產業,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或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看克拉克拉前世今生,另闢蹊徑對標二次元巨頭“BiliBili”

新華日報財經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克拉克拉(原名“紅豆Live”)上線於2016年8月,誕生於微博控股的公司。最初的產品定位是為微博平臺中的大量垂直大V和知識類網紅提供一款全新的內容直播工具,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微博對語音直播的試水,並無意向佈局二次元市場。

二次元虛擬偶像再被推向投資風口,變現能力仍是最大考驗

(搜索相關信息,依然還能看到紅豆Live在上線初期主打的是高質量內容分享)

而今年的1月底,直接將“紅豆Live”改成了克拉克拉(“KilaKila”)這個名字,更是徹底抹掉了原來內容直播的標籤,似乎有點對標國內最大的二次元視頻內容平臺 “BiliBili”的意味。

在“紅豆Live”已經上線一年多並且打出了知名度的情況下,突如其來的改名和轉型無疑是對平臺的一次巨大考驗。

根據AppAnnie的數據顯示,在蘋果IOS商店娛樂應用分類下,克拉克拉近90天的下載排名保持在120-150名之間,而“Bilibili”則始終維持在前10名左右。

今年3月,“BiliBili”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二次元文化產業公司。9月,B站直接大手筆的增持“洛天依”這一虛擬偶像IP,成為其母公司控股股東。據瞭解,目前國內也僅有“洛天依”一位虛擬偶像實現了盈利。

上述分析師對新華日報財經坦言說,B站自身擁有強大的二次元生態圈,虛擬偶像愛好者目前也多集中在B站上,一家獨大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他平臺想突圍需要勇氣和創新。

克拉克拉此次的融資目的,則是要打造國內第一家“虛擬偶像互動平臺”。目前已計劃在10月底上線虛擬直播的功能,並開放虛擬形象定製服務。簡單來說,就是每個用戶都可以為自己定製虛擬形象,“C位出道”。

但是市場對克拉克拉的未來發展仍然存疑。一是因為在技術方面,想要實現虛擬形象的實時動作捕捉比較困難,並不是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的;二是虛擬偶像的受眾群體遠遠沒有真人主播來的要大,前期技術研發所需的大量投入很難與後期的直播收益形成正比。

克拉克拉投資方之一,沸點資本合夥人姚亞平表示,“降低行業的門檻,是非常重要的事。 就像直播一樣,門檻降低,才能把用戶發展起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隱藏民間的高手,這些人能夠通過這件事養家餬口了,才可以形成一個生態體系。”

而目前國內並沒有成熟的虛擬直播平臺出現,克拉克拉對虛擬偶像市場的這一步嘗試,可以說是發掘出了一個全新的二次元細分領域,未來,能否在B站的層層圍剿下破局值得期待。

記者:吳澄然 王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