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食者「京東快遞」

切入C端快遞業務這塊大“蛋糕”,“搶食者”京東底氣何在?

在獨立運營一週年後,京東物流進一步“開放”了其物流能力。10月18日,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宣佈,京東物流正式進入個人快遞市場。

事實上,京東物流本來就有快遞業務,最開始只服務於京東商城。後來京東商城對外開放,增加了外部商家(POP店),所以京東快遞也開始服務於這些外部商家。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京東快遞進一步開放,即使不在京東商城開店的商家,也可以用京東快遞,現在同時面向個人開放。

不過,眾所周知,自中國民營快遞企業陸續上市後,快遞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為此,行業普遍認為,京東個人快遞短期內還無法改變當前市場格局,但長期會對行業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無論是末端服務效率,還是用戶體驗方面。

同時,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楊達卿也認為,個人快遞市場除了比拼服務能力外,還比拼獲客能力等多方面。京東是商家供給用戶諸多需求的超級渠道,反向看,京東也很容易成為消費者諸多需求的超級吸盤,獲取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訂單,快遞就是其中之一。

搶食者“京東快遞”

物流老兵“新業務”

搶食者“京東快遞”

快遞業務有多種劃分的方法。按照結賬週期,可以分為月結客戶和散單客戶;按照發件人來分,可以分為商家快遞和個人快遞。在快遞這一領域,京東物流目前拓展的方向就是個人快遞。

而京東個人快遞的橫空出世,並非心血來潮,京東物流早已埋下伏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4月,京東物流子集團組建之初,談及未來佈局,京東物流就表示,未來將重點提供四大服務,其中就包括快遞與快運服務。

自2007年開始,京東自建物流體系,最初定位是給自身的B2C電商做配送服務,對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你可以收到京東寄來的快遞,但若自己想發個快遞,京東物流就不支持了。但深耕行業十餘年,京東物流如今已經建立了龐大的物流網絡,組建了數萬人的配送員隊伍,優勢明顯。

因此,行業認為,底盤穩固的京東物流,擴展個人寄件業務是物流基礎設施成熟之後自然散發的“餘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當然,除了業務轉型的必然選擇之外,個人快遞業務的利潤也是京東物流所看重的。與B端客戶相比,C端客戶對於價格的敏感度較低,因此利潤更高。

搶食者“京東快遞”

醉翁之意不在酒?

搶食者“京東快遞”

隨著京東快遞開放個人快遞業務,其也成為中國快遞市場繼EMS、順豐、“通達系”之後市場中的新力量。據瞭解,從今年9月初開始,京東物流便在部分區域試行個人快遞業務,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試、優化後正式上線。攬收範圍先期只覆蓋北上廣三地,基於完善的網絡建設,寄送目的地覆蓋全國絕大多數區域。按照計劃,攬收範圍將於明年起逐步擴大至全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京東快遞的運費高於“通達系”,卻低於順豐,由此可見,京東個人快遞業務瞄準的是中高端快遞市場。

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10月開始,半年不到時間,圓通、申通、韻達、順豐陸續上市,中國民營快遞迎來資本化的重要的里程碑。一大撥快遞企業全面資本化,讓市場看起來表面繁榮,但背後也是暗潮洶湧。面對上市後的財報壓力,業務增量和經營規模成發展重點,市場競爭呈白熱化。

行業人士看來,與順豐相比,同樣的自營物流體系,電商物流由於自身商流業務的巨大,其物流配送的邊際成本可以降到很低。

以北京同城快遞業務舉例來看,在同等時效的服務中,京東快遞的價格是首重內11元,而順豐的價格則為13元,相差18%。這背後是京東物流憑藉高效運轉所形成的低成本優勢,或使得京東能夠在相對較低的價格上依然盈利,依靠運營效率不斷提升逐漸形成的實實在在的成本優勢。

近年來,我國快遞市場蓬勃發展,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快遞業務總量突破了400億件,據相關部門預測,2018年我國的快遞數量將突破500億件。由此可見,澎湃增長的市場需求將在數年間不斷為中國的快遞企業打造更大的蛋糕。業內人士認為,京東物流個人快遞不僅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方位,也或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推力。

不過,京東物流雖然已經深耕快遞領域十餘年,但在個人快遞領域仍相對屬於“老兵新業務”,還或將面臨點到點個人攬收等能力上的諸多考驗。

談及個人快遞業務的開放邏輯,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是基於產品的思考,京東物流這麼多年,希望商家、消費者和物流相關的業務都能找到京東物流。

至於行業方面的競爭壓力,王振輝直言:“不考慮競爭對手,競爭對手是消費者選的,我們只考慮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