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垃圾」,那個10歲女孩做錯了什麼!

被罵“垃圾”,那個10歲女孩做錯了什麼!

有些照片能讓人瞬間心疼。

比如這張:

被罵“垃圾”,那個10歲女孩做錯了什麼!

因為家裡很窮,光線不好,一個小孩只能跑到高架橋上寫作業。

街上車特別多,天氣也越來越冷。

看著他把手塞進衣袖裡寫字,真的很心疼。

這是粉絲群裡的一張照片,大家看了之後都很唏噓。

特別是媽媽們。

有人說: 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可是又會被現實狠狠打臉。

很無奈,也很難過。

後來大家在群裡討論起:哪一刻,你因為沒錢,覺得對不起孩子?

下面這幾個故事,是最讓人難過的。

01

王梅 43歲 兒子18歲

“媽媽永遠欠你一頓肯德基生日餐”

兒子8歲的時候,我們縣城開始流行肯德基。

一起流行的,還有在肯德基過生日。

工作人員帶著孩子做遊戲,唱生日歌,一起許願吹蠟燭,在兒童樂園裡玩。

有天我洗衣服,發現兒子口袋裡有一疊肯德基優惠券,整整齊齊地,一看就是專門蒐集的。

原來他早就想去肯德基了。

我算了算,請幾個小朋友,每人一個套餐,再用優惠券,不到100塊,咬咬牙還是能接受的。

所以我告訴兒子,他生日的時候,也在肯德基過!

那是我第一次看見兒子那麼高興!

離生日還有一個月,他就已經在紙上寫好要請誰去,吃什麼套餐,喝哪些飲料、玩什麼玩具。

看他的興奮勁兒,我覺得雖然很貴,但是讓兒子高興也值得。

他生日當天,我們興沖沖地去肯德基。

到了才知道,原來在肯德基過生日,是要給活動費的。

99塊錢!

十多年前,我一個月的工資才900。

我站在點餐口,我猶豫了……服務員也在催我,讓我別擋住後面點餐。

兒子拉拉我的手,說:媽媽,我不過生日了,其實漢堡什麼的我都不愛吃。我們回家吧。

當時的燈光很暖,肯德基里人也很多,可是我就是覺得好冷好想哭。

現在兒子18了,可是我總覺得欠他一頓肯德基。

02

娜媽 37歲 女兒11歲

“那雙小白鞋,是孩子的自尊心”

去年我給女兒買了一雙三葉草小白鞋。

她特別喜歡,也特別珍惜,把小白鞋穿了洗、洗了穿。

有次我看到鞋側邊有點開膠,後跟內側的皮質有點磨爛了。我就跟她說:“我給你買雙新的吧?”

女兒說:“不用了媽,鞋子能穿就行,沒人會那麼仔細看的。”

我聽她這麼說,心裡挺難受的,覺得自己沒用,委屈了孩子。

後來我去學校接她,遇到一個熊孩子,看到女兒鞋子很白,就一直追著她,想去踩她的白鞋。

我氣死了,想上去阻止那個熊孩子。

結果他媽媽衝過去,一把拉住了熊孩子,吼著說:“你別踩人家的鞋!”

我想,這家媽媽還是挺理智的。

沒想到,他媽媽接著說:“你看那鞋,裂成什麼樣了?萬一你踩壞了,是要給人家賠雙新的。”

那一瞬間,我心裡就覺得被什麼堵住了。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和女兒一路沉默,她走到我後面我也沒注意。

到了家門口,我轉頭一看,發現她的眼睛都已經哭紅了。

原來她也感覺到不舒服,早就想哭了。

但是她一直憋著,一直沒哭出聲,一直低著頭,一直不想讓我發現她其實很難過。

對不起,孩子,讓你受委屈了。

03

DDDDDD 36歲 女兒10歲

“女兒的懂事,不是讓我欣慰,而是讓我心疼”

女兒四年級,我去給她開家長會。

我去得早,到的時候孩子們還在大掃除。

教室裡有兩個孩子在擦黑板,我聽到他們說,“小垃圾”怎麼涮拖把還沒回來?還要倒垃圾呢。

我當時覺得這倆孩子真沒禮貌,給同學起這麼難聽的綽號。

過了一會兒,我女兒拎著拖把進來了。

她接著說,媽媽你來了,我去倒個垃圾就回來!

我當時就愣了一下。

那天的家長會,我特別心不在焉。

滿腦子都是“小垃圾”的綽號。

我想起來,之前有一次春遊回來,我女兒拎了一大兜塑料瓶子回來,說可以賣錢;

還有一天,她跟我說,她同桌草稿本只用一面,特別浪費,所以她都會把同桌的本子,撿回來繼續寫反面;

當時女兒還問過我,她是不是很環保?

可能是女兒每次的樂觀,騙到了我,所以我都沒有多想。

也並不知道原來年紀還小的她,已經知道了錢的意義,還學會了怎麼維護我的尊嚴。

明明是因為家裡窮,她才這樣做的。

我還一直覺得她很懂事,很欣慰。

真的太對不起女兒了。

一想到女兒因為我的原因,在學校被叫做“小垃圾”,在學校裡被嘲笑,就覺得特別難過。

覺得自己不配當媽媽。

其實,在愛孩子這件事上,我們特別會苛求自己。

無論是做到了80分,還是90分,我們都只看得到,距離滿分的那段差距……

可在錢上,我們永遠做不到滿分,我們會覺得特別內疚。

我們總怕自己賺錢的速度,跟不上孩子的需要。

我們怕自己能力有限,讓孩子的能力也有了上限。

有一個爸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幾年前,他花了快兩萬塊,帶著孩子去巴黎。

他看著孩子穿梭在盧浮宮,很開心很滿足。

他突然意識到,學校教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孩子了,孩子需要去看更大的課外世界。

他做了一個決定……

他和幾個家長提議,做一個虛擬的夏令營,把世界最頂級的博物館以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給中國的孩子。

這個想法獲得了超多家長的支持。

虛擬夏令營的想法,就變成了《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的線上課程。

這個課程特別受歡迎,甚至引起了紐約時報的關注。

他帶著團隊的夥伴,成立了一所線上學校,慢慢做出了越來越多的課程……人文,國學,科學,安全……

他知道,這些學校學不到的東西,才是中國孩子最需要的。

這也是國外特別重視的通識教育。

他的線上學校,被家長和孩子們親切地稱為“中國少年的第二課堂”。

這位爸爸叫做王雨豪。

他就是ahaschool第二課堂的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