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爲「野人」做面具追到妻子 遊客想買需提前兩個月預定


“芒篙”是苗語音的漢譯,意為戴著面具的神人。相傳苗族祖先用古樹刻成面具,披著芒篙藤製成的蓑衣,臉上塗抹黑灰扮演野人成功抵禦山匪的侵擾。此後,芒篙就是懲惡揚善、給苗族人帶來幸福的守護神。梁建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人,他是芒篙面具製作的非遺傳承人,從12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習製作芒篙。

安陲鄉被譽為“芒篙之鄉”,是融水苗族芒篙文化的發源地,農曆正月十七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一年一度極具神秘色彩的“芒篙節”,數萬民眾彙集該縣大山深處的安陲鄉,苗家人會帶著芒篙面具共跳蘆笙踩堂舞,以祈求今年好運降臨。2016年,“苗族芒篙節”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芒篙面具的製作全是靠梁家人一代一代傳承,也正是這份手藝讓梁建雄在年輕的時候追求到了自己的妻子。

每一個“芒篙”面具都由面具師傅精心製作而成。面具以質地輕軟的木材為原料,經過選料、錛刻、上漆、裝飾等步驟製作而成,僅錛刻、上漆和裝飾幾個步驟就要耗時兩天以上。梁建雄運用簡單的工具,就能製作出一個個精良的面具。


梁建雄用工具鑿出面具的輪廓。每一個面具的形象都不一樣,梁建雄說它們都是自己日常觀察現實世界的人物,然後通過自己的想象刻畫出了的形象,梁建雄做的每一個面具都不一樣,每個時代的面具也不一樣。

由於受到外出務工潮的影響,融水苗族地區“芒篙”製作文化的傳承一度面臨困難。近年來隨著該縣旅遊產業的發展,“芒篙”文化作為特色民俗旅遊產品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弘揚。以前面具製作的手藝只在同姓中相傳,現在梁建雄打破傳統,只要有人願意學,他都傾囊相授。

從12歲起跟隨父親學習製作“芒篙”技藝至今40多年,梁建雄成了遠近聞名的“芒篙王”,他製作的面具每年都會在芒篙節上展示,為前來觀看的人們祈福。每年的芒篙節吸引了各地的遊客,芒篙面具作為獨特的苗家文化,受到歡迎,顧客想購買,通常需要提前幾個月預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