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季寵物鳥飼養須知

秋冬之季寵物鳥飼養須知

秋 季

常言道:“春養骨頭秋養膘。”這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飼養家禽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飼養寵物鳥也有參考價值,所謂的“膘”就是皮下脂肪,是熱能的倉庫,又是很好的保溫層,對其越冬有承要意義。

秋冬之季寵物鳥飼養須知

硫在樹上的鳳頭的鸚鵡


因此,在秋季籠鳥飼料中,應適當增加脂肪性詞料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對還未完成換羽毛的籠鳥,除增加維生素外,還要增喂蛋自質含量高的動物性飼料,如加納利子、麻子、蘇子、葵花籽、蛋米、麵包蟲、蝗蟲、油葫蘆、蟋蟀等喜歡吃的活食。要經常洗澡,保持羽毛和皮膚的清潔,加快新羽的生長。外出遛鳥時要使寵物鳥鳴叫時間適度,不宜過長,以免加重體力消耗,對換羽不利。

秋冬之季寵物鳥飼養須知

蜜餞,花生和向日葵的種子


要經常拎寵物鳥外出,適當地曬太陽、以增加鈣質在體內的吸收,對保持羽色有一定作用。此時籠養鸚鵡即將開始產卵,應增加蛋黃小米等發情飼料和無機鹽等營養飼料,但應注意營養不能過剩。應根據氣溫變化,適當給予水。

秋冬之季寵物鳥飼養須知


冬 季

冬季氣溫降低,管理工作應圍繞安全越冬來進行。一般應加強蛋白質、脂肪類飼料供應,井應堅持天天遛鳥。氣溫太低時,可在室內或樓道內遛鳥。經常讓鸚鵡多曬太陽,且曬的時間可加長些。

秋冬之季寵物鳥飼養須知

獨家:景山觀故宮隱入霧霾,市民遊客戴口罩觀景健身


水浴的次數相應減少,一般一週2次,水溫不應低於20℃,要讓寵物鳥自行水浴,浴後應立即置於陽光充足的地方或暖氣片處晾乾。在冬季節繁殖的鸚鵡,要嚴把溫度、溼度、飼料關,才能順利進行繁殖。冬季鳥籠一般比較“穩定”,但決不可忽視日常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