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在大家心中,哈佛大學應該算是頂級般的存在了吧。但是就是這樣一所人人稱讚的高等學府,居然出現了“捐棟樓就能上哈佛”這種看似世俗的事情?!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就在前幾日,有名留美亞裔匿名控告哈佛大學招生歧視案庭審的最新資料公開,在哈佛招生辦官員內部郵件中顯示,家境富裕且與哈佛建立了長期關係,疑似可以接受錄取優待,其中甚至有人捐出了一棟樓。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看到這個消息,有網友就吐槽說,這可是赤裸裸的行賄,沒想到哈佛大學也存在這種不公平的現象。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其實大家可能“冤枉”哈佛了。

國外的很多名牌大學都是屬於民辦私立的,就像哈佛、耶魯、麻省理工,還有日本的早稻田大學等。他們大多是依靠校友捐贈以及一些商業活動來籌集資金,用於教育科研等學校開銷。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這些私立學校不是像我們國家那種“給公家打工”的大學,美國大學更像是“大包乾”。當初美國伊州大學附近的巴士公然歧視華裔的事件爆出之後,該校立刻對此事做出處理,停止與該巴士的來往。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更何況,照顧錄取無非就是這兩件事:“錢”、“情”,美國大學有光明正大的方法滿足這兩個需求,不必“走後門”。在常青藤大學中,每年有40%左右的學生屬於“Special Cases”,最重要的兩類對象為“大捐助者”和校友,即那些仰仗父母為學校捐贈或有可能捐贈鉅款的學生。另一種說法是,分數墊底的25%左右的學生是學校招生的“特殊利益”名額。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申請者的高中成績墊底,或者SAT成績比那些被拒收的申請者要低上300-400分?這些都沒關係,足夠多的金錢可以為他們翻盤。

一位新澤西地產商,曾經向哈佛支付250萬美元,以確保他不爭氣的孩子拿到錄取通知書。如杜克大學甚至一度要求招生人員專門追尋富家子弟。

哈佛居然變得“世俗”了!

所以“捐一棟樓上學”應該是哈佛大學的一種隱形特點,哈佛就是靠捐贈經費維持的。有錢人沒能力花大錢可以上;能力一般夠條件花學費可以上;能力突出但沒錢的,它也可以給你全額獎學金讓你免費入學。

與其在網上抱怨“教育不公”,還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學好英語和各個學科。拼爹拼家境拼不過,我們還可以拼知識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