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城西「孝子泉」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樂亭故鄉人網站(www.guxiangren.com)專版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樂亭城西“孝子泉”

明代,在樂亭縣城西八里嵩林莊出過一位孝賢人物名叫劉文煥。《樂亭縣誌》是這樣記載的:“文煥,字世英。幼年喪父,事母至孝,其妻盧氏亦孝順姑婆。婆病,盧氏呼天請代其婆病,冬著單衣三年,其婆母病果愈。婆母病故時,盧氏欲廬墓,文煥止之曰‘此為子事也’,自廬墓三年,每日與墓覆土三次,母之墓大可望數里,並鑿井於墓旁,汲水為炊,不數尺泉水湧出,人號稱‘孝子泉’。”

這件事距今已有500個年頭了,歷經蒼桑變化,“孝子泉”具體在什麼地方已不可考。但劉文煥夫婦的孝道,至今令人敬佩。

(一)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搏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這五種不孝的情況都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著,其中最典型、最切中時弊的恐怕是第三種了:貪吝錢財,只顧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這種時弊可謂“養下不養上”,下是“小皇帝”,上是“老長工”。這些人又怎麼沒有想到,自己也有老的一天啊,而“小皇帝”又會有他們自己的“小皇帝”,自己也會變成“老長工”,如此惡性循環,豈不悲哉!

在《樂亭縣誌》中,記載著清代的一個瞽孝子。此人姓李名尚德,慄家灣坨人。幼年失明,及長以“算卦”所得餬口。白天沿街賣卜,夜來無事則學紡線,每夜不停,故小有積蓄,經常上市買來甘鮮美味,奉養父母,而自己卻食粗米素菜。寫縣誌的人評道:“在平常人中並不為奇,而在瞽人中卻是難能可貴,然世之人不盲於目,而盲於心,不顧其親之養豈不羞愧。”

這種“不顧其親之養”的事情,如今並不新鮮。在樂亭城西就有這麼一戶,夫妻倆都是農民,只生了一個寶貝兒子,倆人含辛茹苦供兒子讀書,盼兒子成龍,經由二十年的苦心經營,兒子學業有成,就業縣城,他們為兒子在城裡買了單元樓,於是兒子娶妻生子並當了幹部。這對農民夫妻的辛勤勞動結出了碩果,他們走在鄉親們面前,腰桿兒挺得倍兒直。因為有了孫子,兒子和媳婦便把他們接到城裡同居。老婆子哄孫子兼做家務,老頭兒更閒不住,整日裡走街串巷做買賣討個生活。經由一家人六個年頭的共同奮鬥,賣掉了單元樓,買上了別墅樓。此時的孫子已長大上了初中,老倆口也早生華髮年近花甲。本想同兒子一塊住進別墅樓,度過居住寬綽的晚年,誰想到頭搬進樓的那一天,小倆口特地做了一頓好飯,在飯桌上,兒媳婦和顏悅色地對二老說:“爸爸,媽媽,明天我們三口搬進樓,您二老跟著去上下樓腿腳不方便,還不如住平房習慣。您二老拋家失業進城來照顧孫子,這麼多年沒日沒夜、忙裡忙外不容易,如今孫子長大了,也該回家歇歇享享清福了。”兒媳婦綿裡藏針的逐客令,把老倆口從城裡轟回了農村。從此老倆口在鄉親們面前再也挺不直腰桿兒,常常在村民面前嘆息說:老窩瓜、老葫蘆有人喜歡,人老了,誰喜歡啊?

孟子對孝道的議論還有一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不孝有三”的第二條是這樣說的“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現在的幹部就是過去的官,這位當了官且有高級別墅,卻把自己年邁的父母轟出了城,古有“烏鴉還哺,羊羔跪乳”之說,一個連自己生身父母都這樣對待的人,其為人民服務的水平是可想而知的。

(二)

清未,樂亭流世佛莊有個叫楊克發的人,是當時有名的一位孝子。楊克發家境貧苦。每年冬季,楊克發怕父母被子薄受凍,每到夜晚,必脫下自己的上衣為父母覆蓋妥當方離去就寢,父母恐其冷,楊克發則說:“兒年壯,正可以藉此煉筋骨。”年年如是,直到雙親去世??這也是《樂亭縣誌》上記錄的一位孝子。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受冷受凍的情況少了,但楊克發的這種愛老精神仍應提倡。與之相似,在一個居民區裡,也有這麼一戶人家,老倆口只生有一個女兒,找了個養老女婿,鄰居們都稱這位養老女婿是“小扛活的”。因為大家都看見,凡是家務,如:打掃衛生、買米買菜、生爐子倒灰等差不多全讓養老婿幹,吃飯時,上有老,下有小,他揀老、小剩下的吃。對岳父母始終是和顏悅色、百依百順,從不發生脾氣。其岳母老來發福,身體特胖,因肚子大,不便貓腰,他便時常給老岳母穿鞋。日久天長,這個居民區就有了這麼一個“話嗑兒”:“五個兒子不如一個女婿。”這位養老婿也是一個幹部身份,而且他的身份並不比上面說的那位住二層別墅的先生低,但二人在敬老、愛老方面卻有天壤之別。

而同樣在這個居民區裡,倒有一個老太太,她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都已娶妻生子且有固定工作,這位孤獨年邁的老母親過去曾是某單位的頭面人物,是一個很要強的老人。不知她不用兒子照顧還是兒子們工作太忙,無暇顧及,老人一直是獨立生活。70多歲的人,身體還有病,瘦得皮包骨。為治病,每日裡自已熬藥,自己做飯,自己上街買菜。米麵自己拿不動時,就求過往的鄰居帶回來。這位老太太節儉的很,比如,西紅柿有一元錢1斤的,有一元錢3斤的,她一定買3斤的,於是老太太竟然攢下了10來萬元。

老太太的病越來越重,最後動轉不能了,三個兒子就把她老人家送進了醫院,因醫治無效,幾天後便在醫院裡去世了。老太太死後,三個兒子花了200元錢,僱人給母親穿上了送老的衣裳。別看兒子們平時不照顧,有病不伺候,而在老太太火化後,三個兒子卻因分老太太的存款吵了個不亦樂乎。鄰居們評論說:“如果老太太沒錢,兒子們肯定伸手給他穿衣服的,誰讓她攢了那麼多的錢呢?”不過,許多人對這位老太太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還是讚許的,攢點錢也是應該的,因為誰也不曉得誰在什麼時間駕鶴西遊。可嘆的是她卻沒有把自己的這一寶貴精神,傳給自己的兒子們。

(三)

我的一個朋友,是某單位的一位負責人,因自己在生活中受過一段刺激,在他70多歲那年他深有感觸地對我說過這樣的話:“子女如果需要,父母從身上割下一塊肉,父母毫不猶豫的割下來而不嫌疼;如果父母需要從子女身上拔兩根汗毛,子女也疼得呲牙咧嘴。”在當今“養下不養上”的社會風氣中,似乎父母都欠子女的。在縣城某小區裡,有這麼一戶人家,父母把兒子供了個大學畢業,兒子進了教育界,且說了位教育界的媳婦。這位父親是位退休的,住三間平房,有勞保金可吃。婚後,兒子和媳婦同父母住在一塊,小倆口掙錢歸已,飯菜由父母免費供應。周圍的鄰居見娶的兒媳婦能和公婆同居,都認為這戶人家娶了個好媳婦,感嘆說:“教師就是好。”人們萬萬沒有想到,半年之後的一個星期天早上,這位兒媳婦卻和公公吵翻了天,當天小倆口就搬走了。幾天之後,這位公公就向鄰居道出了吵架的原委:在兒子結婚時,他同兒子和兒媳有過承諾??若住在一塊,過日子的一切費用由老的擔負,小倆口掙錢歸自己;如果什麼時候小倆口想買房另立灶火,老的出錢7萬。吵架的頭天晚上,小的突然向老的討錢,老的問是否買房?小的說:先不買,錢,我們存上。老的說,現在我只有6萬5,如果你們馬上買房,我可以借足7萬,若暫時不買房,就沒必要去跟別人借那5千了。小的不幹,老的更是氣得不行,便吵了個昏天黑地。就這樣,小的拿了6萬5千就搬走了。

小的搬走了不到半月,公公得了腦血栓,臥床不起,幸喜婆婆健壯,時常用車推著老伴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晃兒一年多了,聽老的說,媳婦不要說了,就連兒子也沒登過門。

過去人們常說過這麼一句話:養下兒子種下地。“幾多汗水,幾多收穫。”這似乎是一句名言,也曾是被人們認定的哲理,而現下這句話卻不大適用了。現在社會上有了“生產過剩說”,僻如經營桃園罷,桃子不值錢,賣不出,只有白灑汗水且賠本。現實中的某些父母是否也生產過剩了?父母們供子女讀書,又上大學又念研究生什麼的,然後又託門子、拉關係為子女安排工作,再就是為他們買樓。父母的自我感覺都是那麼良好,認為這是理應承擔的光榮使命,父母的腦瓜子裡只有“遊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線,臨別細細縫,”,根本沒有“生產過剩說”。

其實,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做父母 的望子女成龍成鳳,從小培養他們的吃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父親,家在農村,終年騎著自行車跑城裡上班,每星期天,就帶兩個孩子下田勞動,春耕牽牛,三伏描玉米等啥苦活都讓子女參與,使其從小就養成了吃苦的習慣,懂得了父母的辛苦。為供兩個孩子上大學,自己一直住著震後蓋的簡易房,房頂都露天了。同事們見他窮得這樣,都說他沒好了。他勉強把子女供完大學畢業,就兒孫自有兒孫福,什麼也不管了。其實他也沒能力再為子女付出。子女也知這個父親不容易,大學畢業後一切都自力更生,沒用幾年工夫,子女們就為在農村的父母買了樓,從鄉下接到了城裡居住,且新購的樓房比兒子現住的房還寬敞10多平米,可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朝歷代,雖然政權更疊,但卻都把這一美德作為我們的民族精神繼承下來。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一些背離傳統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四)

上面都是說的城鎮的事,其實農村不敬老、不養老的事也不少。在一個村裡有一戶,為娶兒媳婦,父母在老宅基地上蓋了漂亮的“北京平”,兒媳娶到家以後,父母當然得挪窩,就想在院裡壓兩間廂房自己住。兒媳婦說:若要蓋房,至少要離我們200米外的地方去蓋。因此,有的村莊為方便老的蓋房,單批了一處地方,謂之曰“老年街”,這是現實中的一種公認的“煩老現象”。人雖說都有老,但許多人都不喜歡老的,別說是自己的父母,就是與之患難與共的結髮妻子,一旦人老珠黃,失去了青春的魅力,離婚的也不在少數。

父母對子女的愛似乎是天經地義的。古代人打天下坐江山,龍種相傳,百姓們效法帝王也是自然的。人們都希望一代比一代強。民間舊有死後上天堂、下地獄之說,佛家謂之“脫生”。如果你生的子女在各方面比你強,你就可以脫生進天堂,如果不如你,你就該下地獄了。因有這種迷信,所以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子女成龍、成鳳後,自己就可以進天堂了。由此看來,父母對子女的嬌生、溺愛,一半也是為了自己日後進天堂的。

我鄰村有一戶農民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了“龍”,在縣城當了官,身在農村的母親感到非常榮耀,因為村裡曾有人進城求他兒子辦事,回村後自然向她稟告一番,對她說:她兒子的辦公樓如何如何的高,兒子又是如何如何的打腰。於是對這位母親產生了一股“雞鳴昇天”的誘惑力。一天,這位母親在人們恭維語言的誘惑下進了城,什麼招呼也沒和兒子打就登上了兒子辦公的大樓。當她興沖沖敲開兒子辦公室的門,兒子一見是自己的母親,臉色立馬變得很難看,他二話沒說,就將母親推出門外,並斥責說:“你怎麼到這兒來了,有事回去說!”母親一見兒子這舉動、這臉色、這言語,只得呆呆地扭頭下了樓。兒子“叭”的將門一關,送也不送。兒子的舉動,令很多人不解。其實,現在有好些人隨著時代的變化,思想觀念也起了變化,而這位母親不懂得這個變化,只知道自己的兒子當了官,臉上光彩,但對當官的兒子來講,只會鋤草、間苗的母親來到自己的身邊,似乎便有損了自己的身份,當然要把一身家庭婦女打扮的母親趕出辦公樓。如今,許多當了官的兒女決不允許農民出身的父母與之同居的。而許多明事理的農村父母,他們都主動遠離自己當官的兒女。而有些當了官的兒女也願意侍奉父母,因為他們所侍奉的父母是當過官的父母,不用說人們也知道,侍候這樣老人,到頭來是有好處的,用那說怪話的人的口氣:侍候這樣的老人,總比侍候豬、羊、貉子來錢快。還有更甚者,父母把兒子拉扯大了,供了大學畢業,有較好的工作,也有了女朋友,正值父母喜滋滋要為兒子辦喜事時,其子的女朋友卻開出了“三要一不要”的財禮單:要樓房、要現代傢俱、要時裝首飾,就是不要父母!因為,他們的父母是土裡刨食的莊稼人。

當然,大多數年輕人雖然當了官,依然是遵循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甘願奉養二老,成為尊老敬老的典範。

(五)

目前社會上出現的這些“啃老不養老、煩老不敬老”的現象,歸根結底一句話??缺乏教育。朱子說:“人性皆善,而其善惡之殊者,氣習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變於善”。所以必須強化這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認為尤值得關注的是家庭教育。在中國歷史上,因家教優良而使子女成材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擇鄰的孟母、刺字的岳母,而一代偉人李大釗的祖父對李大釗的家教更是有口皆碑。孟子、岳飛和李大釗都是獨生子,他們的家教可謂是當今獨生子女時代的典範。

《禮記•曲禮》中說:“凡為人子之禮,冬暖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古人講孝道,講禮儀,無非是想教育後人樹立尊老敬老的道德風尚,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今有相當一部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只是注重其學業,而對他們的思想品德和社會公德方面的教育大多卻出現了空白,現在,為了樹立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深入進行精神文明教育,受教育者不單是年輕人,其中更重要的還有教師、家長。作為父母的應為子女留點什麼呢?留財富,子女可能成為敗家子;留書籍,子女可以不讀;留給子孫後代的應該是??德性,其實這德性,就是高尚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

在民國年間,樂亭黃坨村有位叫劉臨閣的,他闖關東在長春發了財後,就在家鄉樂亭城辦了一所“育英”學校,把自己一生創下的財富都投入到辦學上。他生前為自己寫的座右銘是:“寧為社會做貢獻,不為兒孫當馬牛”,而我們今天有許多家長,正反其道而行之:拼一生的精力、物力,把子女培養成小皇帝和公主,有的子女雖成不了皇帝和公主,但卻養成了皇帝和公主的習氣,其結果是父母上了年紀後,只能跪在兒女面前唯唯諾諾,低聲下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