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爲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我國近現代的女作家相比之下(與男性作家)數量是比較少的,尤其是有名的女作家更是寥寥可數,如果當中必須要挑選一個女作家來分析的話,那麼張愛玲無疑是首選。

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為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首先張愛玲絕對是一個才女這是毫無疑問的,從1943年開始,《沉香屑:第一爐香》、《金鎖記》、《封鎖》、《半生緣》等等,可以說她筆下的文字質量是極其高的,甚至可以說超過同時期很多其他作家,而張愛玲寫《沉香屑》的時候僅僅23歲,這樣的才氣不由得讓人佩服。但是盛名之下,更多的討論還是關於張愛玲的脾氣,有人說張愛玲這個人太孤僻、傲氣、冷漠,這種冷漠不只是針對陌生人,而恰恰是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而言的。

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為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張愛玲的母親1957年死於倫敦,在她臨死之前曾經說自己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的女兒(張愛玲)可以陪在自己身邊,可是消息傳到張愛玲耳朵裡後,張愛玲卻認為母親只是沒錢了,說這個話也只是想要問她要錢,於是她只寄過去一張一百美元的支票,自己連面都沒有露。張愛玲母親死後一個星期,張愛玲收到了母親的遺物,一個箱子,裡面裝滿了值錢的古董。

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為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張愛玲母親

除了對自己母親,還有就是自己的弟弟張子靜。張子靜曾經在《我的姐姐張愛玲》中提到,張愛玲當年離開大陸的時候甚至都沒有跟自己的親弟弟說起過,直接自己就走了,張子靜還是從自己姑姑的口中得知了姐姐離開大陸的消息。張子靜後來的日子過得很不好,一方面終生未婚,在上海的日子過得節衣縮食,還要當英語老師補貼家用,哪怕是在他60歲的時候,還在想著去農村找一個鄉下妻子,能照顧自己晚年就好,張子靜也曾經向姐姐張愛玲求救,但是張愛玲始終分文不給,張愛玲去世的時候曾經留下遺言,將自己的一切都留給宋淇夫婦,沒有留下一點遺產給自己的親弟弟。

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為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對待家人如此,對待朋友更是如出一轍,炎櫻是張愛玲的好朋友,後來炎櫻定居日本,張愛玲也移居美國,在這期間,炎櫻時不時會給張愛玲寫信,不想因為移居的原因就失去這個好朋友,可是張愛玲很少回信,直接一點,就是再也沒有理過炎櫻,炎櫻也寫信問她:你為什麼莫名其妙不理我了?張愛玲也說:我不喜歡一個人和我老是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

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為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對於文壇前輩傅雷,曾經誇獎張愛玲是“文壇最美的收穫”,可是張愛玲卻在《殷寶灩送花樓會》中對傅雷的婚外情進行了露骨的描述,絲毫不顧及這個曾經公開誇獎自己的人的顏面。凡此種種,不一而論,可舉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更有人把張愛玲稱為是女版“魯迅”。

如果你瞭解了我的過去,你就會原諒我的現在。這是張愛玲的經典之句,張愛玲的冷漠和毒舌絕對不是向來有之的,而是跟她小時候的一切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離婚早,父親娶了後媽,緊接著張愛玲就開始了噩夢般的生活,頻頻遭自己父親毒打,還被關在小房間裡不讓出來,甚至身患痢疾之後,如果不是下人告知,父親都不打算給她請醫生,在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張愛玲自然對這個世界習慣以惡相看,而張愛玲母親也是如此,喜歡賭博,又一次張愛玲受到老師的獎勵,獎了她800元錢,這無疑是給她最大的鼓勵,她開心地把這800元錢給母親看,可是母親卻只是讓她把錢放在桌子上,後來就在賭博中用掉了。

張愛玲對待家人朋友為何冷漠至極?背後的原因足以讓人原諒她

張愛玲父親

沒有類似經歷的人根本無法體會張愛玲內心的真實痛苦,內心柔軟的部分在逐漸硬化,表現在她的文字上就是尖鋒,將掩藏在家庭下的種種矛盾用刀一點點剖開,進而展示這個病態的世界,她的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這個題材,《半生緣》這部作品可以參考著理解張愛玲的真實心態。最後,造就了一個冷漠的張愛玲,一個鋒利的張愛玲,可是很多人卻完全可以用“大凡有才之人總會有些怪癖”一語蔽之,可這背後的原因又有多少人想思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