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家平台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周年

2016.8.24—2017.8.24

網貸行業漫長的一年

去年的今天,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綜合整頓網貸行業違規行為。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至今一年過去,整頓仍在持續,網貸平臺加快合規的步伐,一部分負重前行,一部分選擇轉型,還有一部分,永遠停留在了這一年。

8.24新規·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6年8月24日發佈的《辦法》,成為網貸平臺過去一年來懸掛在頭頂的合規之劍。

《辦法》以負面清單形式劃定了業務邊界,明確提出不得吸收公眾存款、不得歸集資金設立資金池、不得自身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等,並根據此前的徵求意見,增設不的從事債權轉讓行為、不得提供融資信息中介服務的高風險領域等內容,意在對打著網貸旗號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實施市場退出。

《辦法》的發佈在業內激起千層浪,無論是對合規資質的要求,對標的金額的限制,或是提高行業的進入門檻等都讓從業者高呼“幾乎不可能實現”。

但從當時的大背景來看,2015到2016年,P2P平臺跑路、破產等負面新聞頻出,網貸行業的名聲一落千丈,投資者的信心不斷下降,整個行業岌岌可危。

《辦法》雖然嚴苛,但經過一年的整改,網貸行業的發展逐漸呈現穩健的態勢,效果明顯。

超50則政策出臺,882家平臺退出

《辦法》出臺後的一年裡,據壹零財經統計數據顯示,各級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累積發佈有關P2P的各項監管政策超50則。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不斷落地的監管政策更加細化,各地區也根據自身情況出臺監管方式與指導意見,自上而下,層層加碼。

一系列監管對網貸平臺帶來巨大的衝擊,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自《辦法》出臺以來,共出現882家停業及問題平臺。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同比去年1月、5月、6月、7月單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均超過150家來看,今年的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均有所下降。

從區域來看,北上廣等網貸發展規模較大的地區,出現停業及問題平臺的數量同樣位於前列。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和山東五個地區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556家,佔比達到了63.04%。

從類型來看,《辦法》出臺後,選擇停業的平臺比例上升。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的數量佔比均出現了下降。

選擇:停業、轉型與堅持

大部分問題平臺在監管之下選擇良性退出。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過去一年共有36家平臺選擇業務轉型,不再從事P2P網貸行業相關業務,轉型方向包括專注資產端(包括消費金融、借款服務等)、理財業務(包括基金代銷、線下理財、私募等)、眾籌、金融服務(金融行業資訊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提供等)、其他(電子商務、公用事業等)。

其中,以紅嶺創投董事長髮帖宣佈2020年前清理網貸業務的消息最為轟動。

882家平臺退出丨824網貸整改一週年

依然堅持的網貸平臺日子並不輕鬆,一方面要堅守合規的底線,另一方面,監管的步伐並未停止,“業務規模不能增長”、“個人債權轉讓被叫停”……更是為合規加大了難度與成本。

下半場:淘汰賽繼續進行

從當前的整改情況來看,監管部門對違規行為近乎零容忍,無論是行業巨頭,或是中小平臺,都將按照嚴格的合規標準進行整改。

距離下一次整改大限還有10個月,在這期間,預計壓在網貸平臺肩膀上的壓力只會增加不會減小,下半場馬太效應持續深化,殘酷的淘汰賽繼續進行。

在大浪淘沙的陣痛期內,或許還會有平臺選擇退出,但對於整個行業而言,合規平臺不斷增加,行業才能趨於成熟。

十年磨一劍,靜待出鞘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