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的開頭變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極少

說起詩詞,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從小上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背誦各種各樣的詩詞。詩以唐代最有名,而詞以宋代最為出名。而提起宋詞就不得不說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了。

這首詞的開頭變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極少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之中寫了很多的詩詞,像《水調歌頭》裡面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念奴嬌 赤壁懷古》裡面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等,都是我們所熟悉的。

通過這些詞裡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充滿豪氣,樂觀積極的蘇軾。但是作為一代文人蘇軾,也有落寞的時候,也曾經經歷過生死。就像他在《西江月》中寫的一樣:

這首詞的開頭變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極少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在中秋的時候寫的。而開頭一句“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也成為了後來人經常提起的一句話,用來感嘆生活的無奈。

這首詞的開頭變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極少

其實,蘇軾還寫過不少和明月有關的詩詞,雖然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是詩詞所蘊含的情感卻不一樣。像《水調歌頭》就是對人間的美好的祝願,而這首《西江月》卻飽含了淒涼、悲憤之情。

第二句:“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迴廊裡,再看看自己,頭髮上又多了幾根白髮。看到眼前的蕭瑟景象和鏡子之中頭上的白髮,內心感到十分的淒涼。

第三句:“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就是他自己發的牢騷了。酒並非好酒,卻為客人少而發愁,月亮雖明,卻總被烏雲遮住。自己的境況也是一樣,但是酒和月都不能滿足小小的心願。

這首詞的開頭變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極少

最後一句:“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在這中秋的夜晚,明明應該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可是自己卻只能一人獨自飲酒往北看。

北方是他所追求仕途之路的目的地,也是朋友所待的地方,他現在卻被貶來黃州,離自己追求的地方那麼遠。加上自己的弟弟也在北,他也思念著同樣很有才華的弟弟!

這首詞的開頭變成千古名句,可是,能記住全詞的人卻是極少

可以說這首詞,把蘇軾當時的心情完全的抒發出來了。從秋思讓人聯想到親情,令人敬佩不已。但就是這樣一首詞,卻很少有人知道,也許是蘇軾的形象太樂觀了吧,樂觀的讓人們都忘記了,他也是一位可悲的人。

不知道各位客官怎麼看待這首詞?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