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比特幣供給減半,一個真能達百萬?

作者丨萊道君

來源丨萊道區塊鏈(laidaoblockchain)


2020年比特幣供給減半,一個真能達百萬?


2017年7月22日,曾經運營比特幣最大礦場的郭宏才寶二爺,微博朋友圈上高調宣稱,有聲之年比特幣若沒有達到100萬美元直播吃雞雞,而那時的比特幣價格為2700美元。而此前在7月17日,John McAfee億萬富翁也是高調的大V發推文表示,2020年比特幣必到50萬美元一個,不然他就在國家級電視臺上吃自己的dick,到2017年底比特幣驚人的暴漲到2萬美元以後,John McAfee補充道:“比特幣將在2020年升至100萬美元。如果我錯了,我依然會吃了我的dick。”

2020年比特幣供給減半,一個真能達百萬?

2020年比特幣供給減半,一個真能達百萬?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人熱衷於比特幣,下注2020年比特幣將會暴漲。至今,2018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比特幣熊了快一年,離2020年也越來越近。我們暫且放下大V、富翁們的對賭,2020年真能到100萬?

眾所周知,比特幣在2020年將迎來第三次產量減半。自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被挖出來,50個比特幣作為獎勵送出以來,共發生過兩次獎勵減半。第一次在2012年11月28日,每10分鐘挖出一個區塊的獎勵由50個比特幣降低到25個比特幣;第二次在2016年7月10日,挖出一個區塊的獎勵由25個比特幣降低到12.5個比特幣;比特幣每4年減半,那下一次減半將會是在2020年,獎勵從12.5個比特幣到6.25個。


2020年比特幣供給減半,一個真能達百萬?


我們以4年為週期來看,剛開始以大家公認的價格,是在比特幣完成了與物交換的第一筆,2010年的5月22日,Laszlo Hanyecz使用10000個比特幣換取了價值約41美元的兩個披薩。比特幣單價為0.0041美元,截止到2012年11月28日比特幣單價約為12.12美元,比特幣約漲了3000倍。從2012年11月28日12.12美元到2016年7月10日約650美元,比特幣約漲了53倍。那從2016年7月10日比特幣價格650美元到2020年X月X日,比特幣會漲多少倍?如果按照100萬美元來說,比特幣要漲約1500倍,截止2017年底比特幣登頂2萬美元1年將近漲了30倍,即使是按照年近30倍的漲幅,4年也就120倍,那2020年對應的價格應該是7.8萬美元。按照這個邏輯看來,比特幣是很難在2020年達到100萬美元。

反過來看,如果達到比特幣單價達100萬美元,區塊高度會在630000這個區塊減半,此時比特幣流通數量在1837.5萬,市值18.375萬億美元。這意味這什麼?要知道,全世界富豪榜前50的人所有財富加起來大概是1.9萬億美元;全球已開採黃金總市值約為7.7萬億美元;約為全球供應貨幣的五分之一。

100萬美元達不到,7.8萬美元應該能達到吧?接著往下看

截止發文,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在6500美元附近震盪,距離7.8萬美元還相差7.15萬美元。假設梅特卡夫定律成立的情況下(網絡價值和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既V~KN^2,其中V代表網絡價值,N代表用戶數,K為係數)我們在這裡把V代表比特幣的市值,N代表活躍地址數,至於緣由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之前文章有提到過。

我們選擇一組數據,既是2017年12月15日比特幣登頂的數據,市值為3232億美元,此時對應的活躍用戶數1133.2萬活躍地址數,計算得係數K約為0.25(其中K是處於高估狀態存在很大的泡沫)

目前距離2020年減半的時間約2年時間,按照歷史以2年的週期來看:

2012-2014活躍用戶增長數從14K-143K用戶倍數14倍

2014-2016活躍用戶增長數從143K-400K用戶倍數2.79倍

2016-2018活躍用戶增長數從400K –1132K用戶倍數2.83倍

2018-至今 活躍用戶增長數從 1132K -600K用戶倍數0.53被

到2020年?


2020年比特幣供給減半,一個真能達百萬?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活躍用戶數量,從比特幣誕生以來首次以半年為時間點首次出現下滑,於此同時比特幣活躍地址數要從600K達到2264K,用戶數量要4倍,也就是2年時間。才能滿足比特幣價格達到7.8萬美元,這和用戶倍數呈現的遞減狀態不符,所以按照這個邏輯,到2020年產量減半,比特幣價格達到7.8萬美元依舊存在難度。

達不到7.8萬美元,應該沒風險吧?那可不一定

因為比特幣去中心化程度極高,有礦工、開發組、用戶通過各種方式協同維持比特幣網絡的健壯性。其間有經濟利益制約,名譽聲望限制,社區政治制衡等保證了去中心程度,但也讓比特幣軟件大的升級效率極低(目前來看保證了去中心程度這是利大於弊的),較為典型的就是比特幣擴容之爭長達三年,爭議的焦點是將1M區塊擴大到2M硬分叉還是增加隔離見證的軟分叉。如果開發組說的算,直接對軟件進行升級就夠了;如果礦工說的算,大可以將算力直接切換到2M硬分叉的區塊。爭議三年,比特幣進行了軟分叉增加隔離見證的功能,礦工也將比特幣社區分裂出一部分,但是絕大部分算力都還停留在比特幣網絡上,仍然保證了去中心化的特性。但是我們足以看到去中心組織的低效性。

我們可以通過數據來看,知道目前礦工收入依舊來源於挖礦的獎勵,按照這個趨勢在比特幣在不擴大區塊進行硬分叉的情況下,到2020年產量減半,在幣價沒有對應獎勵的比例失衡的情況下,將會有部分礦工受挫流失,降低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與分散性,陷入惡性循環。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之前減半的時候沒有出現礦工的流失,那是因為之前比特幣芯片礦機出來後除了比特幣不能挖任何的幣種,然而現在多了一種選擇,那就是2017年分叉出來的比特幣現金可以將算力轉移。

總結:2020年,比特幣達到百萬基本上不可能,按重複歷史的暴漲也很艱難,但是風險卻愈發的明顯。比特幣暴漲了將近十年,面對風險,社區用戶是時候沉澱下來,思考未來該如何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