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無地農民要分地了?這5類人的土地回收後,按人頭分配土地!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人活著都需要吃飯,而吃飯就需要耕種,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農民的生命線,只有擁有了土地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土地對於農民來說十分重要。現在我國實行30年不動的土地承包政策,添人不添地去人不去地,再加上90年代前後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現在就導致了很多農民沒有土地,在農村人多地少的情況很普遍,有些家庭五六口人甚至只有一個人有土地,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地矛盾。根據最新的政策要求,我國土地承包期要再延長30年,也就是說這些無地的農民還要再等40年左右才能分配土地,這對絕大多數農民來說是不公平的。

農村無地農民要分地了?這5類人的土地回收後,按人頭分配土地!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人地矛盾糾紛時常發生,即便這些問題不能解決,也需要暫時緩解,因此國家新規定,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這是大的政策,在這個前提下允許農村小規模的動地,接下來將會在農村進行土地清查,以下幾類人的土地將會被回收,回收後村組可以根據村組內無地農民的實際情況按人頭分地。

這5類人的土地將會被回收:

①“孤兒土地”

農村有一些孤寡老人,生前沒有子女,去世后土地一直無人耕種或者被他人代耕,這種土地就叫做“孤兒土地”,這種土地顯然是農村的閒置資源,必須加以回收重利用,分配給更需要的無地農民耕種。

②農村戶口已經遷移的

部分農民已經在城市紮根定居,農村的戶口也已經遷往城市,眾所周知農民才能擁有土地,既然戶口已經遷移就表明已經不再是農民,自然也不再享有土地資源了,這部分農民的土地資源將會被村集體回收重新分配。

③土地已經被徵用且補償的

現在國家在農村興建基礎設施建設,如果趕上國家修建高鐵擴展公路這種情況,土地被徵用的,且也已經按標準領取過相應補償的,這類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已經被回收,也就沒資格享有了!

④已經自願有償退出的土地

我國現在鼓勵農民自願有償退出土地,一次性可以領取一定的補償金,補償金額每畝在5~10萬左右,因此部分農民已經參與了此項政策,已經領取到補償金,土地自然也應該被村集體回收,重新分配給無地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