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你是否經常被挑剔?

炒青菜有點油,肉絲有點糊鍋,煎蛋再完整點就好了……簡直不能更糟心。

老實說,只因真正懂得“好鍋出好食”的廚人很少,你或許關注食材,或許重視廚藝,卻忘了人與食、食與器的關係。

“民以食為天,食以器為先”,選一口適合自己的好鍋,才能做出一手好菜。那麼,怎麼選一口好鍋呢?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那隻400多萬的鑲鑽鍋,或者那隻價值百萬的日本純金章魚燒鍋具算是好鍋嗎?

都不是!要像找對象一樣找一口適合自己的好鍋,請看下面的選鍋指南:

1.看材質。如今市面上鍋具的材質主要有陶瓷、鐵、鋁、不鏽鋼等,但陶瓷鍋易碎易裂,不耐燒;鐵鍋易生鏽,易粘鍋,油煙大;鋁鍋易析出鋁,影響骨骼和神經系統健康,還會與醋、番茄等強酸強鹼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映。

所以,推薦選擇不鏽鋼材質鍋具。市面上流行的不鏽鋼鍋多采用“多層複合”技術,堅固耐用,熱傳導率為16W/m·k,導熱好,不粘鍋,少油煙,易清潔。

高品質的不鏽鋼鍋在包裝上標註有“不鏽鋼18/10”或“外科用不鏽鋼”,穩定性能佳且防腐鏽。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2.看塗層。大多數不粘鍋都是因為鍋身表面的塗層,但塗層易脫落,進入人體會損傷健康,甚至致癌,安全性常令人不安。而且只能使用木質或硅膠鏟,以免劃傷塗層。

不鏽鋼鍋卻因為材質密度的原因,加上後期的工藝加工,表面光滑,食物受熱收縮,就能達到不粘鍋的效果。

3.看厚度。鍋身過薄容易糊鍋,且油煙大。譬如鐵鍋大多過薄,導熱快,受熱不均便油煙大,便極易粘鍋、糊鍋。鍋身過厚就會太重,炒菜時就不易顛鍋,而且導熱也會變差。

所以,鍋具要受熱均勻,不糊鍋,厚度很關鍵。炒鍋的厚度一般在2-3mm最好,湯鍋厚度在1.5mm最佳。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4.看外觀。沒有什麼比“看上去好看、用上去也好用”更重要的事情,畢竟鍋具的價值便在於和廚人長久相伴,烹飪美食。所以,美而宜用至關重要。

除了好看,手柄的設計要符合人體工學原理,用著舒適順手,要銜接牢固,不易脫落;鍋身設計要烹飪時防濺油,裝盤時防滴漏等;鍋蓋設計要密封性能好,耐用;鍋底設計要易導熱,鍋內受熱均勻。

5.看質量。選一口好鍋當然要高質量高標準。比如,通過ISO/TC176(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標準,能持續穩定地提供滿意的合格產品。通過美國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權威認證的鍋具對人體是確保安全。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選一口好鍋,除了要符合以上標準,還要適合自己。所以,親自真實試用很有必要。

跟大家說說,我在鹿聽體驗空間試用後背回來的兩口鍋吧。

這口鍋不僅好看,還很有質感。據說不僅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認證,也獲得了美國FDA標準認證。它採用的就是18/10不鏽鋼材質,導熱快,不生鏽。

它的鍋身兩側有鴨嘴形寬邊設計,所以叫雙鴨嘴煎鍋。手柄處用了電木手柄,還有手指曲線樣的凹凸設計,握著很方便舒適。同時,鍋內的塗層是由美國杜邦公司授予的Telflon塗層生產許可的,安全健康。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我用它炒了道蘑菇,煎了道魚。這口鍋導熱很快,因為喜歡少油食物,我只放了很少的油,但是不管是炒蘑菇,還是煎魚都沒有粘鍋。盛菜裝盤的時候,就從鴨嘴這塊兒滑進盤子,一點兒都沒漏出來。

圍觀的小夥伴都說,這口鍋不錯,炒菜的時候都沒什麼油煙,做出來的菜很健康,味道很好,紛紛點贊。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我不喜歡以前那種一口鍋煎炸熘炒、蒸煮燜燉、煸扒燒燴……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總感覺,那樣做出來的美食會串味。所以,我專門挑了一款煮鍋煮小米粥。

這隻口徑25cm的煮鍋鍋身較高,煮東西比較方便,可以煮粥、煮牛奶、煮麵、燉菜……

和雙鴨嘴煎鍋一樣,它採用了18/10不鏽鋼材質,不生鏽、導熱快、受熱均勻。鍋內沒有任何塗層,健康安全。

手柄指位設計合理,端放方便。比煎鍋多了一個鋼化透明玻璃蓋,煮粥時能鎖住水蒸汽和香味,煮出來的小米粥很香。

乾貨|飯做得不好可能是鍋的問題,如何挑一口好鍋讓你變大廚?

如果你是一個大廚級的吃貨,卻缺少一套好鍋具。去鹿聽體驗一番吧,好的鍋具才能做出可口美食。用這樣的好鍋燒菜,給別人吃,給自己吃,都是分享快樂最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