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話說最近小編我有了個新偶像,不是帥氣偶吧,不是炫酷球星,而是穿越時空的迷上了北宋文學家——蘇軾,蘇東坡。

說起蘇東坡,相信大家和小編最開始的一樣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一個滿腹經綸的文藝青年兼國家公務員吧!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畢竟林語堂先生曾在《蘇東坡傳》中對他做出這樣的評價: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可是前幾天在網上無意間看到網友們發的段子,才發現蘇東坡就是個披著大文豪外衣的真吃貨!

“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等全是他發明的,據統計歷史上以蘇東坡命名的菜品有66道之多,想想看,有幾個人能以菜冠名?! 新時代的眾吃貨都應該拜拜祖師爺!

可惜北宋時代沒有互聯網,否則以今天的標準,東坡先生絕對是個有文化的美食大V,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感受一下北宋第一吃貨蘇東坡的世界: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初到黃州》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感覺這才是正確的翻譯方式,當年老師如果這樣講解,小編保證這首詩會背的滾瓜爛熟。

要說蘇東坡最喜歡吃什麼?說到底還是肉!

有次他得了紅眼病,醫生告誡勿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尤其是肉,這可難為到他了。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餘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餘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

他甚至還幹過一邊吃肉一邊誦經的事,被小和尚抱怨了幾句後,蘇東坡表示我漱個口再誦還不行嗎?果然什麼都無法阻擋吃肉之路,實力心疼小和尚。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誦經帖》 東坡食肉誦經,或雲:“不可誦。”坡取水漱口,或雲:“一盌水如何漱得!”

而除了肉,但凡能吃的,別人不敢吃的都沒逃不過他的嘴,比如——羊蠍子!還當著自家的狗面吃,簡直赤裸裸的“虐狗”行為。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與子由弟四首(之四)》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漬酒中,點薄鹽炙微ㄡ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

可能在東坡居士眼裡的世界萬物是用“能吃和不能吃”來定義的,肉和羊蠍子吃了也就罷了,連有毒的河豚肉他也沒少吃。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就算是生病,還遵循著一枚吃貨應有的職業操守!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浣溪沙》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他不僅愛吃,還是個擁有迷之自信的可愛段子手,人格魅力簡直不是一丁點。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蝶戀花》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 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蘇東坡這一生輝煌燦爛又坎坷曲折,但他卻能在每一次被貶時,趁機發掘當地美食並加以創造。曾因“烏臺詩案”在貶官黃州時,因黃州豬肉便宜美味,在機緣巧合下創造了著名菜餚“東坡肉”。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豬肉賦》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飲得自家君莫管。

當他被貶到海南時,又迷戀上當地的“蠔”,吃完還寫信給兒子炫耀並告訴兒子,不要讓京城的官員知道蠔的美味,否則他們就會到海南來跟他搶美食了。簡直是最可愛的吃貨!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史記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蘇叔黨,東坡第三子)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但其實當時的海南人文狀況十分糟糕,完全吃不到肉,這可把他急壞了,總不能天天吃蠔吧?於是在蘇東坡的帶領下海南群眾新開發了果子狸、蝙蝠,蜜唧等美食。

什麼都敢吃,什麼都不忌諱,而且蘇東坡吃東西呢,還屬於碰到喜歡的東西就往死裡吃。

被貶嶺南時,蘇東坡在體察民情時發現了荔枝,也就有了婦孺皆知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單憑這一點就足以印證東坡居士的吃貨級別,一天三百顆荔枝,聽得都令人瞠目結舌。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蘇東坡被貶發現的美食實在太多,就不一一舉例,但真的越瞭解越佩服他,一生宦海沉浮,經歷坎坷,但他始終豁達自如、灑脫率真,就算被貶也能貶到哪吃到哪。

美食除了讓人流連忘返,也能治癒人心,這大抵也是蘇東坡一生執著於追尋美食的原因。

能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的除了他,還有誰?

原文:《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 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據統計蘇東坡筆下提及過的光食材就達九十八種,可謂是一餓就寫詩,一飽就寫詩,一言不合還寫詩!

真是一個絕世無雙的吃貨,而一個標準的吃貨也一定是一個極其熱愛生活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虧待自己的胃。

人生在世不過數十載,都應該像小編的偶像蘇東坡一樣,不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能夠盡情地享受美食帶給我們的美好,擁有能在困苦之際把生活的苟且過成詩和美食的能力!

好了,不說了,小編要去吃飯同時結識更多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了!鹿易十三:luutii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