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三年 iPhone就會幹掉單反?

不管智能手機的相機技術如何進步發展,它都無法與單反在同一時期處於同一水平,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可能也如此。不過國外有一名用戶,他做了一個比較大膽的設想,他認為再經過2-3年的發展,智能手機的相機或許能夠與目前的單反匹敵。

再過兩三年 iPhone就會幹掉單反?

全文如下:

14歲時爸爸給我買了一臺舊的全手動膠片單反。第一臺DLSR上市時,天天盼著它的價格可以快點掉到1000美元以下,這樣才好入手。後來我還用過尼康D70和D3。那時如果你和我說手機相機很快能取代單反,我會笑你太幼稚。

可是現在相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D3已經被我放在抽屜裡吃灰。索尼微單a6300在很多情況都能拍攝出近乎相同效果的照片,不過如今我每天用的最多的是iPhone。

在我看來,iPhone如果能夠解決以下四個問題,那麼它也是可以和目前的單反一決高下的。我想智能手機相機行業可能還需要2-3年的時間才可以解決這四個問題。

再過兩三年 iPhone就會幹掉單反?

低光表現

全畫幅單反相機和iPhone在低光條件下的表現,它們的區別那就是白天和黑夜的區別。上圖是在一座城堡的某個房間裡拍攝的,房間只有一扇小窗以及一個非常昏暗的燈泡。在這種光線條件下用iPhone來拍攝的話,那肯定只能得到兩團模糊不清的東西。

我說過,這其中是有物理規律在發生作用,確實沒錯,但還有一些附加條件。

第一傳感器技術不斷進步。

每年ISO的極限都會被數碼單反相機推到一個新的水平。iPhone在這方面雖然落後了一大截,但也是在不斷進步。總有一天iPhone傳感器的表現也能夠達到目前35mm傳感器的水平。

第二就是智能手機行業可以選擇像L16這樣使用多個傳感器鏡頭模組。

比如用兩個小的傳感器來拍攝半邊然後再將它們結合到一起,傳感器尺寸就增加一倍。就是這樣不斷重複直到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放置鏡頭。每個鏡頭只拍攝一半的場景,這像素密度就可以得到保證,噪點也會降低。

低光拍攝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可以通過上述方法來解決。未來兩到三年,iPhone的相機傳感器應該不比目前的單反差,對於這一點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再過兩三年 iPhone就會幹掉單反?

淺景深

淺景深就是在調焦使影像清晰,在焦點的前後有一段距離內的區域,能夠清晰顯現,而這一段範圍我們稱之為景深,景深越長(深),那麼能清晰呈現的範圍越大;反之,景深愈小(淺),則前景或背景會變得模糊,模糊是因為聚焦鬆散所形成的一種朦朧現象。

從光學理論來看,在鏡頭的焦距下,能夠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會模糊。人物拍攝是常常會用到這種拍攝手段。上圖就是為了將人物瞳孔中的倒影清晰體現出來,拍攝者就利用了這種拍攝技巧。

iPhone 7 Plus也能拍攝出淺景深效果,利用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拍攝出兩張圖片,然後利用視覺差效果計算出距離,再模糊背景。

雖然iPhone 7 Plus拍攝出來的效果也還過得去,可是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區別,特別是邊緣虛化效果處理得不夠精緻。因此iPhone 7 Plus的這種方法不是非常好的辦法。

可是誰又能斷言在未來兩三年它不會變得更好,我希望蘋果在這方面能有實質性進步。

淺景深是傳感器尺寸、透鏡孔徑和焦距共同作用的結果。當景深很淺時,你需要大傳感器、大孔徑透鏡以及長焦距。人物肖像照通常需要全畫幅傳感器,光圈在f/2.8左右,焦距在70-100mm左右為最佳。

關於傳感器尺寸我們就不加累述。鏡頭孔徑並不是什麼問題,iPhone 7的鏡頭光圈是f/1.8,最佳焦距如今也不是問題。iPhone 7 Plus的兩個鏡頭有不同的焦距,再增加鏡頭的話就只是成本和空間的問題。

所以iPhone不管是沿用目前的方法還是使用和單反類似的方法,iPhone還是非常有望在未來2到3年內拍攝出更理想的淺景深效果。

再過兩三年 iPhone就會幹掉單反?

焦距的選擇

拍攝上面這種圖,我是在一個距離較遠的屋頂,使用長焦鏡頭放大,從視覺上壓縮倫敦這些建築之間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