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死前曾立下三個毒誓,後來一一應驗,而第三個毒誓你可看懂?

竇娥死前曾立下三個毒誓,後來一一應驗,而第三個毒誓你可看懂?

要說歷史上最冤的女人,則是非竇娥莫屬。在那個時代,像是她那樣的人還有不少,而竇娥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而《竇娥冤》則是關漢卿的一部經典雜劇,在這部雜劇中竇娥被冤枉死,在她死的時候則是發現了三個毒誓。後來更是一一應驗,但是在這三個毒誓中,前兩個還可以理解,第三個卻是讓人看不懂。

竇娥死前曾立下三個毒誓,後來一一應驗,而第三個毒誓你可看懂?

那麼她的三個毒誓分別是什麼呢?第一個毒誓則是血濺白練,第二個則是六月飛雪,而第三個則是大旱三年。第一個和第二個毒誓則是為了證明竇娥的冤屈。畢竟這都是不尋常的事情,正是因為不正常的事情,所以才能夠讓人意識到竇娥的冤屈。

然而第三個毒誓則是有點讓人看不懂了,因為是要大旱三年。大旱三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顆粒無收,意味著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而當初竇娥之所以被冤死其實是和張驢兒以及那些腐朽的官吏勾結有關,而大旱三年其實對他們這樣的人影響並不大。

竇娥死前曾立下三個毒誓,後來一一應驗,而第三個毒誓你可看懂?

而真正受苦的其實是萬千百姓。有人說這第三個毒誓是為了懲罰這些腐敗的官吏,但是這一個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就算是大旱十年,那些官吏依舊是逍遙自在,根本起不到懲罰的作用。相反則是百姓承擔了這個苦果。所以與其說是懲罰腐敗的官吏,不如說是對那些看戲的普通人的一個懲罰。

自古以來都是有不少人抱著看戲的心理,而在別人陷入苦難的時候只是當一個普通的看客。而竇娥之所以會最後冤死,雖說主要原因是和張驢兒和那些官吏有關,但是這些不作為的普通看客難道真的一點錯都沒有嗎?其實他們和竇娥被冤死也是息息相關的。

竇娥死前曾立下三個毒誓,後來一一應驗,而第三個毒誓你可看懂?

如果他們中能夠有人站出來,能夠幫著竇娥,那麼或許官吏也不會肆無忌憚。然而這些看客只是無所作為,眼睜睜的看著竇娥被處死。而竇娥內心對這些看客難道不怨恨嗎?肯定會怨恨的。試想如果有一天有一人出了車禍,而這人本來還能搶救,但是周圍的人都只是用手機拍照,卻無動於衷。

最後這個出車禍的人因為失血太多去世。雖說周圍的看客並不是造成這人死的原因,但是也是他們造成了這人的死亡。而竇娥的第三個毒誓則是與這個類似。她對這些看客的袖手旁觀,或者說是麻木不仁的一種深深的失望,正因為如此,所以她才會發下這個毒誓來懲罰這些看客。

竇娥死前曾立下三個毒誓,後來一一應驗,而第三個毒誓你可看懂?

而關漢卿也只不過是藉助竇娥之口說出這個道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關漢卿思想的深刻。同時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不作為就是一種過錯。我們更希望的是,當身邊的人遇到苦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成為那個袖手旁觀的看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