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高景氣度料延續 設備類公司全部預喜

統計數據顯示,35家集成電路領域上市公司公佈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設備類公司全部預喜,多家設計類公司淨利潤同比翻倍增長。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居龍指出,預計今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收入增長15%左右,2019年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延續較高景氣度。

設計類公司業績表現突出

數據顯示,按淨利潤同比增長下限統計,21家企業預計淨利潤增長;全志科技、國民技術、耐威科技、北京君正、曉程科技、納思達7家企業預計淨利潤翻倍。除國民技術為投資性房地產確認收益外,全志科技、耐威科技、北京君正、納思達均表示為主業經營獲得改善;曉程科技扭虧為盈,全志科技淨利潤大幅增長,均存在大額匯兌收益的因素。

全志科技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1.42億元-1.45億元,同比增長24倍以上,增幅暫居首位。公司表示,營收帶動淨利潤增長,費用比去年同期減少約4500萬元;同時匯兌收益約2800萬元,而去年同期匯兌損失約3400萬元。

目前,7家集成電路公司發佈了三季報,其中5家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韋爾股份、中科曙光淨利潤同比翻倍增長。

韋爾股份業績大增源於元器件經銷利潤提升和模擬IC產品增長,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13億元,同比增長92.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145.05%。

市場研究機構芯謀研究指出,眾多新型應用場景將帶動芯片設計需求增長,疊加國產替代芯片巨大市場空間,簡單、易替換的分立器件和小芯片等將最先受益。芯謀發佈的報告顯示,在需求強勁、供給充足和匯率變動的綜合影響下,2018年中國芯片設計產業的總營收將超過280億美元,增速將超過25%。芯謀研究預測,2018年國內營收排名前十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包括華為海思、豪威科技、紫光展銳、比特大陸、匯頂科技等。

設備類公司全部預喜

從目前情況看,已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半導體設備公司全部預喜。

受益於國內半導體設備投資加快,北方華創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44億元-1.89億元,同比增長80%-130%。得益於光伏設備、半導體設備銷售增長較快,晶盛機電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4.30億元-5.06億元,同比增長70%-100%;長川科技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3037.92萬元-3544.25萬元,同比增長20%-40%;精測電子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86億元-2億元,同比增長62.17%-74.38%。

北方華創總裁丁培軍在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大會上指出,近年來全球集成電路裝備投資迅速增長,預計2018年達到630億美元;而中國市場半導體設備投資佔比逐漸加大,預計2018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裝備投資市場。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增速將從2017年的37%放緩至10.8%和7.7%,設備投入增速出現一定下滑。但中國大陸市場設備銷售額在2018年和2019年依然有望分別實現44%及46%的高速增長,成為拉動行業的核心驅動力。

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石,具有投入大、門檻高的特點。據業內人士估算,設備投入佔芯片製造廠總投入的六成以上。從目前情況看,半導體設備市場基本被外資佔據。根據中金公司(港股03908)研報,2017年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公司佔據70%以上的份額。

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集成電路裝備專項技術總師葉甜春介紹,中國半導體設備已取得長足進步,關鍵裝備品種覆蓋率達到31.1%,先進封裝裝備品種覆蓋率達到80%。“國產裝備正在融入全球供應鏈。國產裝備對泛半導體產業如光伏、LED等領域競爭力的提升功不可沒。但集成電路領域的裝備產品由於進入市場時間相對較短,市場佔有率不高,目前僅為8%。”葉甜春表示,這一輪集成電路產能擴張將是國產裝備的重要機遇。

行業保持高景氣度

居龍指出,過去驅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往往是單一殺手級應用,未來IoT、大數據、新型存儲、汽車電子、人工智能、5G等等多元化、多樣性的智能應用需求將驅動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

他稱,2017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收入突破4000億美元。根據各大研究機構預測,今年將實現15%左右的增長,預計到2019年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集成電路行業走過輝煌六十年,前景會更好。”

資本支出增速雖有所下滑,但支出數額仍創歷史紀錄。居龍介紹,2017年全球集成電路行業資本支出達到910億美元,同比增長36%,預計2019年有望突破1000億美元。他預計,2019年來自中國的集成電路產能將佔全球20%左右。但去除跨國公司在中國建廠和低端產能後,中國的先進產能並不多。“ROI(投資回報)方面,中國廠商和投資者需要好好思考。”

國家01專項技術總師、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提醒,國內芯片產品不均衡,通信和多媒體等消費類電子芯片迅速崛起,但事關重大的CPU、DSP、FPGA、存儲器等領域幾乎沒有建樹;芯片企業同質化情況嚴重、產品競爭能力不強的問題突出。“在1380家芯片設計企業中,47.58%的企業年收入小於1000萬元,88.6%的企業規模小於100人。”魏少軍建議應推動行業併購整合,提升整體實力。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