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百善孝為先

孝乃百行源

孝感人有著深厚的“孝道”情結

知孝、行孝、揚孝

是孝感最深厚雋永的城市符號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戴笑顏····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天仙配裡的傳奇故事就發生在我們孝感

作為全國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地級城市

孝文化也一直是咱們孝感人推崇和遵循的~

作為土生土長的孝感人

你對咱們的孝感文化

傳統名俗瞭解有多少呢?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補充“知識營養劑”的時間到啦

孝感文化之——民風民俗篇

在咱們孝感

有很多民間文化藝術

比如剪紙、皮影戲、善書、楚劇、龍燈等

這些藝術瑰寶

一方面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另一方面其實也宣揚著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雕花剪紙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剪紙,被譽為“民間藝術瑰寶”,它蘸著濃濃的孝文化汁液,以鐫刻孝俗風情的獨特藝術享譽中華!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雕花剪紙分佈很廣,遍及城鄉。雕鏤和剪紙的民間習俗歷代盛行不衰,剪紙藝術在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不斷豐富發展。許多雕花藝人以剪賣花樣為職業,進入商品生產。

新中國成立後,孝感剪紙更像一簇爛漫的山花,在百花園中爭相綻放。1952年成立了“孝感縣雕花剪紙藝人協會”和“孝感縣雕花剪紙研究會”,創辦了剪紙工藝門市部、雕刻工藝廠,創作出了一批高質量的作品,選送到歐亞地區十多個國家展覽、展銷並獲獎,讓這一民間藝術走出孝感,融入了世界。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剪紙十分講究刀功,在製作工藝上提出“握刀要正,下刀要順,行刀要勻,開片要嚴”的技法要領,從而達到“運刀勝筆”、連而不斷、斷而不連的藝術效果。剪紙色彩從傳統的單色發展到套色、分色、襯色、點色。用料上,發展到用布、金箔、銀箔、吹塑紙、牆壁紙、不乾膠等,使作品不斷翻新。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文化沃土的滋養、孕育,現代社會生活的激勵、催發,使得孝感剪紙隨時代前進而與日俱新。然而,看似平常的雕花剪紙,創作起來極費心力,凝聚著藝人們的心血汗水和無窮智慧。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皮影戲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皮影戲是孝感地方戲的又一特產。皮影戲是用皮、紙等材料雕刻成人物剪影,塗上顏料,並用燈光映照在紗幕上,由藝人操作、說唱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皮影戲演出方便,不受季節、場地所限,唱腔優美,頗具地方風味。舊時逢年過節,不少村莊要邀請皮影子戲班,有時連唱十天半月。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雲夢皮影有百多年的歷史是一種古老的,具有獨特魅力的民間藝術。雲夢演皮影戲為2人臺,1人操影演唱,1人擊樂伴奏。皮影影像仿用京劇臉譜,根據角色性格而加以變形誇張。皮影戲唱“打鑼腔”,俗稱“骷髏調”,藝人們十分注意吸收民間小調豐富唱腔和技法,因而各具特色。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雲夢就是湖北的“皮影之鄉”,雲夢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的代表在2010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戲劇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是黃孝花鼓戲(楚劇)的發源地之一。1796年至1820年(清嘉慶年間),孝感貢生嚴石舫根據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改編的雜劇《天孫錦》,演唱範圍廣泛。孝感舉人沈祥祖在《邑中雜詠》詩中對此劇給予高度讚揚:“不信仙人度渡河,都將軼事豔金梭,譜成一曲《天孫錦》,足抵陽春白雪歌。”1830年(清道光十年)前後,孝感農村即出現了許多清戲、黃孝花鼓戲、彈戲(漢戲)、東流戲的燈班。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楚劇,原名黃孝花鼓,1926年改稱楚劇。清代中葉,黃梅縣紫雲山、壟平山一帶的茶農由兩人扮為一醜、一旦踏高蹺演出的歌唱形式流傳到黃陂、孝感兩縣。黃陂、孝感的民間藝人受當時流行的清戲影響,乃去蹺而作平地演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鑼腔。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黃孝花鼓有很強的表現力,‘既能說生活小故事,又能說唱長篇大書。地方特色濃郁,深受群眾喜愛。以方言說唱,言中帶韻,生動風趣,唱腔多帶“甩腔”,既可表達纏綿情思,又可化為嘲諷戲諺,高潮時還可慷慨悲歌,感染力極強。說唱中,往往穿插著“包袱”,引人入勝。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龍燈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龍舞不僅在孝感市流傳十分廣泛,而且種類繁多,幾乎各縣市城鄉都有。孝南區舞百結龍,別具一格,多用竹、木、布、紙紮成,分龍頭、龍尾、龍身(多節組成),龍衣一般用黃、青、白、赤、黑五色,傳說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有的龍軀體內能燃蠟燭。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舞時龍首有一人手執“龍珠”指揮,舞龍者雙手把住龍腳(與龍軀相連的木棍),依先後順序,左右、上下舞動,有如巨龍蜿蜒前行。同時,伴有響樂助威,“東家”鳴放鞭炮,圍觀者站立四周,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該舞主要流行在楊店、肖港等地。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古代人民的心目中,它代表著吉祥、威嚴和無窮的力量。人們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年景,過安居樂業的美滿生活。

孝感歌曲之——民歌名曲

民歌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體現

而孝感的民歌不論是

題材、形式、風格都非常廣泛多樣

而且表現力極為豐富

聽過那麼多的流行歌曲

咱們孝感市自己的歌曲

豈能有沒聽過的道理?

↓↓↓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市歌——《美麗孝感》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市歌,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心聲,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歷史。

《美麗孝感》,咱孝感的市歌,旋律恢弘壯闊,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德歌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中華孝道歌之《孝德歌》,這可是咱大孝感的原創歌曲哦~歌曲氣勢恢宏,講述了咱大孝感孝德的精魂所在!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車水歌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田歌在大忙季節,婦女插秧、男子車水時,為解除疲勞,有下田唱歌的習慣。主要有栽秧歌和車水歌。栽秧歌多為咯夥調(分大、小咯夥,推草咯夥)、對謎調、吆九調,演唱節奏悠揚悅耳。車水歌亦稱“車水鑼鼓”。其板式和唱腔,安陸河東與河西有差異。

孝感美景之——名勝古蹟

在孝感

不乏好風景

更不乏有歷史韻味的風景

歷史變遷波瀾壯闊

經久不息

流傳下來的每一處都有著一段屬於他的傳奇

在歲月的沉澱裡

在時代的發展中

都值得細細品讀

找個大晴天

一起去翻開歲月典籍

徜徉在孝感的歷史文化長廊中

喚醒這座城市的記憶~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小河明清古街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孝感市孝昌縣北部的小河鎮環西街始建於宋代,歷史悠久。現存的一條明清古街長1600米、寬5米,街道兩旁300多棟明清建築,多為二層磚木結構閣樓,建築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古建樓與樓"同山共脊",彼此相連,一家損則鄰家危,正因互相牽制,古街原貌得以保留,成為湖北省內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街,2013年入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小河明清古街俗稱小河溪,現名澴西街,始建於宋代,興盛於明清兩朝和民國初年。古街因小河溪水穿過街中段的石橋蜿蜒北流,注入澴水而得名。明清時期乃至民國,小河溪水能行船,交通便利,工商業繁榮,成為孝感、禮山(大悟)、黃陂、應山乃至河南毗鄰數縣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帆檣如林,車馬輻輳,素有“小漢口”之稱。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古街長1600米,曾是鄂東北地區商貿中心。街道兩旁均為明清風格建築,多為二層磚木結構閣樓。樓與樓“同山共脊”,彼此相連,一家損則鄰家危,正因互相牽制,古街原貌得以保留,成為湖北省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街。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楚王城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楚王城址所在地則是一條山地丘陵伸向雲夢澤平原大崗脈的南端,猶如一條巨龍的龍頭靜臥在雲夢縣境中心地帶。

遺址整體呈長方形,由大小城組成,總面積2.1平方公里,夯土城垣周長9700餘米,現存垣高2~4米,四周護城河寬40餘米。城內有十幾處夯土臺基,其中有3座呈“品”字型的大型臺基,分別長約百米高約1.2米,為宮殿類建築基址。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1992年全面勘探發掘雲夢“楚王城”古城址資料證實,古城垣的建築年代不會早於戰國中期,但最晚也不過戰國晚期。其正好與1986年在荊門包山大冢出土的竹簡文書記載的“ 郢”相映證。因此可以斷定:雲夢“楚王城”古城址在戰國時期曾是楚國軍事別都——郢。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雲夢古城——楚王城,先後作為古鄖國都城、楚國別都、古安陸城和漢晉江夏郡城,雖歷盡楚、秦、漢、魏、晉、西魏等歷朝歷代,但至今仍勝蹟不湮。為保存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遺產,湖北省人民政府於1992年12月作出決定,

將楚王城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泗洲寺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雲夢泗洲寺位於雲夢縣下辛店鎮,是湖北省內唯一一座元代風格的古建築,寺廟始建於南朝梁代,改建於唐朝,重建於元泰定四年。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泗洲寺座落水鄉,四野白水潦潦,洲頭湖草青青,水中魚翔鱗躍,水上鷗躍鷺鳴,漁火連接星漢,晨鐘長引曦光。寺廟因四面環水而得名。置身寺中,對卷凝神則淨靜無染,登樓遠眺即詩興盎然,是個參彈悟道的好去處。泗洲寺以風光幽曠、香火鼎盛而聲名遠揚,自古佛徒法眾、文人騷客紛至沓來。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泗洲寺幾經重修,為雲夢現存古建築之最,

為湖北省內唯一座元代風格古建築,列入全國450座大型寺廟之一。1983年省政府下文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名揚海內外的神秘寶剎和遊覽勝地。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凌雲塔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凌雲塔又稱文峰塔,亦名文筆峰。位於應城市區南3.5公里大富水故道東岸。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興建。初為3層,以“文峰象徵”之意稱文筆塔。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取“高聳入雲”之意,易為今名。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七層六面,高30餘米,磚石砌築,樓閣式,門窗、柱枋、斗拱、簷角等多仿木結構,鐵鑄塔剎,凌空卓立,風格古雅。內置旋梯,登頂環眺,遠山含黛,近水漾藍,田園流韻,撲面而來。

「開講啦」視覺的饕餮,演繹的盛宴~重溫孝感傳統文化的韻味流轉!

據《光緒應城志》卷二介紹,邑人熊汝弼著《新文昌閣序》中雲:“明季時,於櫟林立新市,鎮水口,而起文峰塔。”其意為塔址在當時不僅是風景勝地,而且是應城石膏、食鹽、蘆柴的轉運中心,是一座矗立於商貿雲集之地的寶塔浮屠。倚塔遠眺,富水風光,盡收眼底。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作為孝文化之鄉

孝文化的魅力無處不在

傳承和發揚孝文化

這是孝感前行的方向

我們要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