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代中國造船工業巔峯,北洋水師「平遠」號,排水量不到3000噸

前些時日,在大連莊河海域發現了124年前大東溝海戰中沉沒的北洋海軍“經遠”號巡洋艦。

舊時代中國造船工業巔峰,北洋水師“平遠”號,排水量不到3000噸

此次發現,不僅讓人們再一次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了那場蕩氣迴腸的大海戰。在大東溝海戰中,“經遠”艦曾經與日本海軍第一遊擊艦隊四艘精銳軍艦鏖戰的中國軍艦。最終因為寡不敵眾不幸被擊沉,管帶林永生更是在“經遠”沉沒之前就中炮犧牲。對於,“經遠”我們有著無限的哀思,對於那些殉國的北洋水師官兵我們無比的崇敬。但是,我們又必須面對一些冷冰冰的現實,那就是這艘由德國德國“伏爾鏗”船廠建造的軍艦沉沒之後,北洋水師幾乎沒有任何能力補充新艦。因為,當時的清廷將建設海軍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對外採購上。所以,在海戰中北洋水師面臨的巨大問題,就是會打沉一艘少一艘。

舊時代中國造船工業巔峰,北洋水師“平遠”號,排水量不到3000噸

其實,當時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雖然羸弱,但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在參加大東溝海戰的北洋水師的艦艇中,除了從英、德購買的主力艦艇之外。來自廣東水師的“廣甲”和“廣丙”兩艘巡洋艦,就是福州船政局所建造的。而作為北洋水師“八大遠”之一的“平遠”號,同樣是來自福州船政局。這艘排水量達到2640噸的鋼甲巡洋艦,也是福州船政局建造的29艘艦船。改艦長59.99米、寬12.19米、艦艏吃水4.19米、艦艉吃水4.4米;4座圓式燃煤鍋爐,功率2400匹馬力、航速10.5節;裝甲甲板厚2寸(76.2mm)、水線帶裝甲厚9.4寸(238.76mm)、炮座及司令塔裝甲厚5寸(127mm)、炮盾厚1.5寸(38.1mm);主炮為一門仿造克虜伯260mm後膛炮,副炮為150mm火炮2門、47mm速射炮2門、多管機關炮5門。可以說,除了航速較慢之外,“平遠”號在火力和防護能力方面,絕對代表了當時中國造艦最高水平,而且與日本的造艦水平想去並不多。畢竟,代表日本當時造艦最高水平的“三景艦”,其實也不過爾爾。

舊時代中國造船工業巔峰,北洋水師“平遠”號,排水量不到3000噸

可惜的是,甲午戰爭不僅讓中國付出的慘重的代價不僅僅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賠償日本2.3億兩白銀。而“洋務運動”戛然而止,更是阻斷了中國的近代工業化的發展。尤其在造船行業,自“平遠”艦之後,中國的造船工業就陷入了萎靡不振的狀態。在軍艦建造方面,只能建造小型的炮艦或炮艇。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由江南造船廠根據國民政府從日本引進的“寧海”號巡洋艦,仿製而成了“平海”號。這艘號稱輕巡洋艦的“平海”號,長106.7米,寬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僅僅為2383噸。軍艦的“個頭不大”,武備也很稀鬆平常,三座雙聯裝140mm炮,4門76毫米高炮,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就是這樣的軍艦,很多還需要日本方面的支持。可見當時中國造艦水平和能力比之清代,還有所不如。不過各方面平淡無奇的“平海”號在淞滬會戰時,面對日軍飛機轟炸毫不畏懼。自1937年8月13日起,先後與日軍多次鏖戰,並在9月22日取得了擊落敵機5架的戰績。不過,奈何日軍飛機蜂擁而至,“平海”號不幸在9月23日被日機擊中,在十二圩淺灘擱沉。

從此之後,舊中國再無一艘戰艦下水,甚至連採購戰艦都已是囊中羞澀。直到1945年之後,英國人將“林仙”級輕巡洋艦的四號艦“震旦”號(又譯“曙光女神”),贈送給中國並改名為“重慶”號,才讓中國再次擁有了大型戰艦。而中國再次有能力建造戰艦,已經是1949年之後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