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祖國的花骨朵兒

躲不過一頓普通的發黴午餐

孩子們最基本的飲食問題該如何保證

且看日本是怎麼做的

這兩天的一則新聞,令大家心情非常沉重。

10月19日,位於張江的上海中芯國際學校的家長髮現,學校廚房內的番茄和洋蔥腐爛變質,而食物的加工日期寫成了穿越的10月20日。

該事件原本只是學校的收費跟午餐質量“貨不對板”。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去學校看孩子曾無意中發現:孩子們吃的午餐十分簡陋,不太符合校方向家長們收取的“每人每天24元”的餐費標準。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當校方被要求給出方案,包括換供應商,設立合理監督機制,家委會要全程主動參與時,校長是這麼說的,“你沒做過領導吧?我都說過了會監督,你還要怎麼樣!”

家長們提出查看後廚,沒想到背後更觸目驚心。他們在食堂後廚發現了已經變質的食物,包括已經長出綠毛的番茄、變質腐爛的洋蔥。不少人見狀甚至當場落淚。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穿越時空的食材(拍照當天19日,而檢驗日期是20日)和貼了遮羞布的過期五香粉(被遮蓋有效期為2017年11月2日)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還有提前三天泡發的黑木耳、速凍的蔬菜,臨期的半成品肉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粘著洗潔精、蔥花和食物殘渣的湯碗: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你可以想象嗎,這是一家讓滬上孩子家長趨之若鶩的私立國際學校的後廚,這是每個孩子一頓飯要24元標準的後廚!,這是一個提供所謂“營養午餐”的後廚。

至此,“貨不對板”的中芯午餐事件,正式升級為“中芯學校黴番茄”事件。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很可怕是不是?

國際大都市裡的國際學校的後廚,

尚且如此,

其他二三線城市的學生飲食安全,

著實讓人捏了把冷汗。

都說日本的教育做到了極致,

從設施到學習再到生活,

我們又能得到哪些啟示呢?

不妨跟著行樂君來一探究竟。

首先一起看一下,行樂君的讀者孩子在日本幼兒園就餐讀書的情況。

有一天,孩子在京都一家公辦小學上學的中國媽媽突然收到了學校一封道歉信。很長的前綴,很多的敬語,誠惶誠恐總算弄懂學校出了什麼大事。

因為夏天的特大臺風影響,學校的蔬菜渠道受到了影響,所以某一天給孩子的配餐中,蔥花會各少5克和20克。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這封就是學校的告知信

詳細到連鹽加了0.4克都有

這位讀者媽媽特地發朋友圈寫了個段子,充滿了日式喜感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原來日本所有公立學校,每個月都會給家長髮菜單,並公佈配餐的所有材料。

這樣做,首先是為了家長放心孩子吃得營養均衡;其次,即便每學期學校都會讓家長填寫孩子是否有過敏食品,但一般寫的都是大類——蛋黃、豆類、蕎麥等。為了防止每天午飯有漏網之魚,因此下個月每日菜單都會事先全部公開。

各自治體會在官網上公佈每個月公立學校的午餐材料產地。從表格可以看出,蔬菜中除了青豆,玉米和黃椒來自新西蘭外,其他都是來自日本各地。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點擊可查看大圖

在日本,

營養餐已經成為一項普惠制度,

中小學生給食制度

數十年前就寫入法律,

窮困家庭學生免單。

and

要坑先坑校長……

日本的學校給食制度從明治22年,即1889年就誕生了。起初只是小範圍針對貧困學生實施的學食制度,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之下得以逐漸推廣到全國。

1919年,東京市政府下屬的小學全部實現了以麵包為主食的配給制度。

在二戰剛結束後的1947年,全日本城市中大約300萬的學生都能夠吃到每天由學校食堂提供的營養餐。

1954年,日本正式頒佈《學校給食法》,並先後配套推出多項規定,營養午餐制度得以確立。截止到2012年,日本全國實施給食的中小學達到32400所,整體實施率高達94.3%。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日本學校的午餐菜品豐富多彩、營養高,價格卻是非常便宜,家長只需承擔每月4000日元左右,約合240元人民幣的費用,貧困家庭學生費用完全由政府負擔。

而且,學校午餐做好之後,並不是馬上要讓孩子用餐,而是先準備一人份送給校長。

日本所有公立學校規定,

每天的午餐必須校長先吃

主要目的是防止孩子食物中毒。

(所以先坑校長嗎……)

anyway,一般各地方教委會規定校長在孩子開飯前30分鐘開吃。校長不在就是副校長,副校長不在就是教導主任,反正必須有一個校領導第一個吃午餐

孩子們吃完了,這份午餐一般會保存3-5天(根據各地情況,季節不同等),萬一發生什麼問題,可以提供給調查單位。

日本《學校給食法》第五條規定:“給食營養需要有專門教職員負責,必須具有營養教師資格證,具有必要知識和經驗。”

營養師由日本各地聘用,屬於公務員,主要工作就是根據兒童成長所需要的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等,制定營養菜單。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在今天的日本,學校食堂從食物原來到烹飪過程都受到嚴格管控。地方政府,學校管理者,營養師和家長聯席會都參與到對食堂的日常管理之中。

其實除了吃,

午餐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

在一部介紹日本給食的短片裡,開頭就引用了一位日本校長的話:45分鐘的午餐時間也是接受教育的時間,就像學習數學或者閱讀一樣。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日本學校給食被文科省定為是“教育的一環”,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加強“食育”(飲食教育)。為此,各地政府一般會在午餐菜單中添加地方特產,比如北海道會添加鮭魚,福島縣會添加醃鱈魚籽,讓孩子從小就感受故土的地域文化

食育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參與勞作。日本政府鼓勵學校建立農場,讓學生參與種植和養殖,在其中感受勞作之苦,培養孩子們對食物的珍惜。

並且,日本學校絕大多數都是在教室裡吃午餐,沒有專門吃飯的食堂,打飯和清掃的工作也由學生擔當。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班主任也要和孩子們一起吃午餐,不僅可以照顧孩子們,也會給孩子們講解種植、烹飪、風俗等方面的知識。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熱點」上海中芯黴變事件對比: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用心至此

日本的學校在午餐上不但講究營養,

也從小培養孩子的用餐禮儀。

比方說東京港區某個小學規定吃飯時,

手肘不能放在桌子上。

另外,吃完的筷子不能放在碗上,

必須平放在餐盤裡。

以上任何行為,發現一次,

當天作業就多加一頁哦。

近代日本,飲食文化也越來越西方化,於是很多小學注重在午餐中和西搭配,和食的日子,擺盤按照日本傳統,米飯在左湯在右,主食在左手前方,水果在右手前方。

此外,日本人覺得吃魚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的,因此小學會時不時給孩子吃一條帶頭帶尾的整魚。

告訴孩子,放在餐盤裡是頭在左、尾在右,然後挑骨頭從周邊剔除,再用筷子挑起中間的主要一條大骨頭。乾乾淨淨放在餐盤邊上,再開始吃魚肉。

時至今日,日本給食制度日益完善,

不僅成為國家福利的重要內容,

也是國家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論家庭富貴貧賤,

孩子們吃著同樣的食物,

無形中,

也傳遞著平等意識和精神。

吃得好,才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希望我們祖國的花朵們,

不要輸在了“吃”這條起跑線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