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開啓首次海上聯演 南海拉據戰升溫

中國東盟開啟首次海上聯演 南海拉據戰升溫

南華早報網站10月22日消息:本週一,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廣東湛江開始進行第一次聯合海上演習,演習為期6天,東盟十國派人員參演。這次演習將增進北京與東盟諸國的軍事關係,更有力地直面美國在南海的挑戰。

此次演習名為"海上聯演-2018",共有8艘戰艦、3架直升機和1200多人參演,內容涉及根據"海上意外相遇規則"進行直升機甲板互降、聯合搜救等。參與此次演習的戰艦有:中國廣州號驅逐艦、黃山號護衛艦以及軍山湖號補給艦;新加坡忠誠號護衛艦;文萊一艘巡邏艦;泰國和越南各一艘護衛艦,菲律賓達古班市號後勤支援艦。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緬甸分別派觀察員參與演習。

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部司令袁譽柏表示,這次聯合演習是各方朝增進地區安全、合作和互信邁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來,北京一直在努力通過聯合演習和港口訪問等形式,增進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關係。但來自華盛頓的挑戰卻越來越大。最近幾個月,美國在在爭議水域"自由航行"方面的發聲越來越強硬。在上週五的一次防長會議上,美國和東盟也同意明年在南海舉行類似聯合演習。

中國東盟開啟首次海上聯演 南海拉據戰升溫

對於這次聯合演習,分析人士認為,這反映出地區國家希望提升與中國的互信,不過仍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研究員許瑞麟說,雖然這次演習代表著解放軍防禦外交的一個"里程碑",但很難看出下一步動向。他認為,東盟在印太地區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中國和美國的防禦外交中都佔據重要地位。

中國社科院國際戰略院高級研究員許利平說,美國仍是北京地區利益的"強大挑戰者"。他說:"東盟一直奉行的是中立政策,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採取的平衡立場,它計劃與美國進行演習,也不過只是象徵意義而已。"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院高級分析師Huong Le Thu說,這次演習不會助長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它只是表明大國競爭更加公開化了。以後與地區國家進行聯合演習的現象只會增多——這也是大國競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