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協海上聯演開啓里程碑 創下三個首次

“對於中國和東盟而言,此次聯演開啟了一個里程碑。”22日上午在中國湛江,新加坡海軍總長柳俊泓在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開幕詞中這樣說道。在此前一天,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也用“在中國與東盟關係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評價此次聯演的重要性。

這是一場從2015年就提上日程的演習,經過3年時間最終實現。新加坡是2018年東盟輪值主席國,柳俊泓代表東盟各國致開幕詞。他說:“8月在東盟的海軍總長會議期間,我們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應該共同維護相關海上的法律,並增強實際操作中的合作。當然這也就包括能夠和志同道合的同志們一起合作。”柳俊泓提到,上週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2屆東盟防長會議上,各國防長重申中國—東盟海上聯演是增強地區互信的一個重要舉措。

在湛江參加此次開幕儀式的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柳俊泓的發言傳遞出3個關鍵詞:互信、合作和安全穩定。中國—東盟海上聯演是增強互信的重要方式,也展示出中國和東盟國家通過合作共同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願望。未來隨著互信不斷增長,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聯合軍演會越來越多,聯合演練的課目也會越來越多。

對於雙方軍隊來說,這次聯演創造了3個“首次”。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袁譽柏在開幕式上說:“此次聯演,既是東盟首次與單一國家進行聯合軍演,也是我軍首次與東盟開展海上聯演,同時還是南部戰區成立後首次組織的多國聯演活動,意義非常重要。”

據岸基聯合指揮部中方指揮員、南部戰區海軍某作戰支援艦支隊支隊長朱建達介紹,此次演習兵力共包括中國和東盟10國8艘艦艇、3架直升機以及約1200名官兵。8月,中國和參演國海軍在新加坡進行圖上桌面推演,對演練項目進行了初步安排。在22日至24日的港岸活動階段,中國和參演東盟國家進一步在港岸進行演練課目的設定和推演,熟悉演練課目內容。張軍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次演習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運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簡稱CUES)進行演練;二是進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具體分成6個課目進行。

《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於2014年4月在青島舉行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上通過,主要用於管控海上危機,避免在公海活動時發生相互干擾和碰撞等事件,有助於規範海上安全秩序,維護和平穩定。柳俊泓22日高度評價這一規則說,這可以增強各國海軍操作層面的相互溝通,減少因為誤判造成的危險。

此次演習亮點之一是演練的6個課目由不同國家艦艇輪流擔任指揮艦。張軍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這些課目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互信,同時又有利於增強互信。比如不同參演國家艦艇輪流擔任指揮艦,能共同提高艦艇人員和指揮人員的能力以及應對海上威脅的能力。此外,在直升機甲板互降課目,各國在協調、對空管制等方面都將進一步增進互信和協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