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人口看病享受折上折 固鎮實施健康脫貧新政策

近日,固鎮縣出臺健康脫貧工程綜合醫療保障補充辦法,全面實施“1678”等多項再補償政策。該政策的出臺不僅進一步減輕了群眾就醫的經濟負擔,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綜合醫療保障水平,也從源頭上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

據縣衛計委相關負責人範君成介紹,新出臺的政策包括重大疾病再補償、特殊疾病省外就醫補償、15種大病集中救治補償以及住院治療再補償。其中,重大疾病再補償,又稱“1678”再補償政策,是本次新政的一大亮點。

“凡是參加新農合的固鎮縣居民,都有機會享受到再補償的福利。”範君成說,該政策規定:患者在醫療機構住院(含特殊慢性病門診)合規醫療費用經新農合補償、大病保險補償、民政醫療救助後,實行“1678”再補償(患者在縣外住院,需逐級轉診,否則不享受再補償政策),即:累計自付合規醫療費用達1萬元以上的,對超過部分分段給予再補償。超出部分分段再補償比例為:0—2萬元(含2萬元)的部分再補償60%,2萬元(不含2萬元)—5萬元(含5萬元)的部分再補償70%,5萬元以上的部分再補償80%,年度再補償實行20萬元封頂。

“該政策覆蓋了全縣所有的新農合人員,包括了本縣的貧困人口,這就進一步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範君成告訴記者,“1678”再補償政策的另一個意義在於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我們調查發現,因經濟困難導致小病扛、大病拖、生病不敢上醫院而最終變成貧困戶的現象比較普遍,新舉措讓人們在未貧困時能夠及時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無疑有利於防止貧困人口的增加。”

此外,本次出臺的其他政策無一例外地向貧困人口傾斜:“特殊疾病省外就醫”讓貧困人口即便在外省看病也能享受本省的健康扶貧政策;“15種大病集中救治補償”讓患有相應疾病的貧困人口享受到個人自付費用全額救助的福利;“住院治療再補償”則進一步減免了貧困人口在省內各級醫院住院治療的費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