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果斯拋棄誰?

霍尔果斯抛弃谁?

中經金融:follow me!

霍尔果斯抛弃谁?

在霍爾果斯,隨處可以見到正在建設的工地。 《中國經營報》記者 陶書寧 攝影

10個月註銷300餘家企業 霍爾果斯的“十字路口”

中國經營報記者 郭婧婷 實習記者 陶書寧 霍爾果斯報道

凌晨的新疆伊寧機場,出租車司機開始抱怨北京的一位名人。

他覺得,如果不是最近那場風波,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這座機場走出的來客,大部分的目的地都是霍爾果斯。事實上,目前霍爾果斯的相關變化,緣於年初的一系列政策調整。

這個在哈薩克語中意為“財富積累的地方”,因大量影視明星追求稅收優惠政策而聲名鵲起(詳見《等深線》2017年8月刊發的《中國開曼霍爾果斯:賈躍亭范冰冰們的第二基地》)。曾經,這裡因與哈薩克斯坦隔河相望,以新疆口岸之首和自由貿易區聞名,其常住人口不足10萬人。

如今的霍爾果斯,正處在一場稅務大排查中。記者從當地主管部門、企業瞭解到的信息顯示,今年三四月開始,霍爾果斯有關部門要求企業實體落地,有固定面積的辦公場所和相應辦公人員,併為員工繳納社保,要求企業拿出企業所得稅減免的20%用於當地投資,繳納營業額1%作為保證金。

這項工作雖早於千里之外的明星稅收風波開始,但卻與後者疊加,對註冊在這裡的空殼企業影響不小。《伊犁日報》是刊登企業註銷公告的必要環節,從2018年初至今,已經有300多家企業在此刊登了註銷公告,而這其中並不只有明星們的影視公司。

如今,這座在短時間內因稅收政策而聲名鵲起的小城,正面臨著它的十字路口——現行10年稅收優惠政策將於2020年到期,在財稅代辦公司和房產商的口中,這個政策是鐵定延續的,而政府方面對此並未表態。

另據記者瞭解,目前企業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已經取消。

“空殼公司”撤離

霍爾果斯位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哈薩克斯坦隔河相望,距離中亞最大城市阿拉木圖僅有378公里。霍爾果斯的蒙古語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核心節點,2014年6月26日,經國務院批覆,設立霍爾果斯市。

凌晨的伊寧機場,出租車司機賣力攬客。“霍爾果斯走不走?包車200元。”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總會默認旅客的目的地是霍爾果斯。

“都是最近給鬧的,之前還有些代辦公司直接開大巴車拉走旅客,跟裝羊一樣。”出租車司機於師傅略帶不滿地說道,“誰來消費撒,都註銷掉了。”在於師傅看來,新的政策正驅趕著他的生意。

而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公司註銷的規模並不大。由於稅收優惠政策依然存在,許多公司選擇了實體落地,包括影視公司在內。

對於企業註冊的要求,相比此前也有所收緊,“空殼公司”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來霍爾果斯新註冊的企業數量已經減少。與公司註冊密不可分的公司代辦生意也遇冷,轉而兼帶從事房產中介。

不久前的明星稅收事件曝光後,全國稅務稽查趨嚴,霍爾果斯站在了風口浪尖。部分具有影視明星背景的企業,諸如徐靜蕾任監事的霍爾果斯春暖花開影業有限公司和馮小剛持股的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相繼發出註銷公告。

人們相信,霍爾果斯似乎正上演著公司大撤退的影戲。而據《伊犁日報》的實際統計,今年初至今,在《伊犁日報》上刊登註銷公告的公司約為300餘家。“影視公司挺多,但規模不像新聞中說的那麼誇張,大概100家左右。”一名《伊犁日報》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啟信寶統計,霍爾果斯擁有3141家影視文化類企業,這其中有154家已完成註銷。

《伊犁日報》廣告部的海拉提,見證了這場“註銷潮”,每個刊登註銷公告的公司都會經他登記。“7、8、9月份來刊登註銷公告的公司比較集中,有時候達十幾家,有時候就三四家。”

霍尔果斯抛弃谁?

海拉提告訴記者,在這個工商服務窗口,現在辦理的人要比以前明顯少一些。 記者 陶書寧 攝影

“其實,很多影視公司選擇了留下。”一名霍爾果斯的政府人士說道,“悅凱娛樂、壞猴子、春秋影視等都已經實體落地,影視園區一期已經入駐完成。”

記者從該人士處得知,7月份,霍爾果斯市為註冊的非實業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霍爾果斯註冊且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需繳納保證金,保證金為營業額或者預計營業額的1%,年初繳納年底返還,以及需在當地投資。

存續成本上升的壓力之下,去或留,成為在霍爾果斯註冊的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選擇題。一部分企業選擇了“撤退”。

“存續成本的上升可能是他們選擇離開的原因,但具體還要看他們企業自身。”上述政府人士說。

“對於像我們這種已經在實際經營的企業,交保證金和投資當地對企業資金的流動性造成了一定壓力,投資項目的回報時間也不明朗。”但最終,作為一家設計公司,曹立榮和他的企業選擇了留下,因為“稅收優惠還在”。

記者從上述政府人士處瞭解到,繳納保證金和進行投資僅是針對輕資產企業提出的要求,實業類公司不需繳納保證金和投資。

另外,保證金的繳納金額為年營業額或預計年營業額的1%,繳納額度最低為10萬元,最高為100萬元。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投資額度為減免稅額的20%。對於企業的投資對象,要求為在霍爾果斯註冊的企業,具體對象不做限制。對自身企業的投資亦被允許,例如影視公司可搭建攝影棚等。若沒有合適的投資對象則可以投入到當地公益或匯入由當地金融辦管理的基金中。

“註銷的公司大多數是那種沒有資金和流水的註冊型企業。”上述政府人士如是說。而據財稅管理公司方面的反饋,一些企業試圖註銷,在辦理手續過程中就放棄了念頭。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影視企業、從業人員年底之前對2016年以來的申報納稅情況自查自糾,補繳稅款。

財稅代辦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霍爾果斯處於稅務大排查階段,享受企業所得稅免稅的企業(開過稅票),即使繳納保證金和企業所得稅減免的20%投資額,稅務局仍暫時不予開具清稅證明,進而無法完成企業註銷。

“受明星事件影響,自5月起,在霍爾果斯沒有實際業務的註冊型公司的稅票開具業務暫停,直至9月份,投資和保證金政策施行後才恢復。”上述代辦公司人士向記者透露。

記者就此事聯繫霍爾果斯稅務局,稅務局方面答覆記者稱,企業註銷流程一切正常,後臺審核清稅材料需要時間,不存在不給予開具《清稅證明》的情況,稅票業務並未暫停。

據《新京報》確認,今年4月1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局下發了《關於暫停執行“一址多照”政策的通知》,要求在霍爾果斯註冊的企業需實體落地。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選擇留下的企業,也不意味著就會實際經營。

在亞歐北路某寫字樓內,部分企業僅有一間辦公室,兩個桌子,兩個人,員工無所事事。“他們只是來應付檢查的。”做代辦註冊生意的黃德興說:“在霍爾果斯這是常態。”

“總之,錢在霍爾果斯就行了。”曹立榮說。在哈薩克語中,霍爾果斯意為“財富積累的地方”。這似乎是預言,而且已經或正在成真。

註冊生意

“2016年下半年是一個爆發節點,一大批財稅代辦公司出現,賣地址的、賣房子的突然鑽出來了。”霍爾果斯當地居民告訴記者。

資本對政策的嗅覺是靈敏的。霍爾果斯的“五免五減”政策出臺後,聞訊趕來的便是財務代辦公司和影視文化公司。這座6萬人口的小城市,3年內誕生了500家財稅代理公司,註冊2萬多家企業。

今年1月份,中國證監會又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簽署協議,對達到條件的新疆企業上市實行“即報即審、審過即發”開闢綠色通道。

霍尔果斯抛弃谁?

京疆公司是當地最大的財稅管理公司,其另一個身份,則是協助政府對影視小鎮園區進行經營管理。永和大廈也是不少影視文化公司的註冊地。 記者 郭婧婷 攝影

隨著年初政策變動,財務代理公司生意變得有些難做。在當地人看來,是財務公司“搞臭了口岸”,意圖套錢的人害了做實業的人。在這場註冊戲碼中,一部分代辦公司選擇轉型至房產中介,一部分被市場消化。據瞭解,財務代辦公司數量由年初的500家降至50家。

“公司好幾個月沒接到註冊代辦的業務。”前段時間,劉祖剛所在的代辦公司倒閉了,他也跟著失業了。

順豐快遞員王洪江親歷了前後的變化:“這附近順豐就我們這一家,以前忙得累死累活,現在也跟著閒了。”

2016年,來霍爾果斯註冊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據霍爾果斯人民政府網公佈的數據,2016年和2017年霍爾果斯新增市場主體的數量分別為3277家和14472家。“那段時間,是我們生意最好的時候。”黃德興說。

2016年初,黃德興在霍爾果斯開了家代辦註冊的公司。“我這裡跑腿費是2000元,一年的財稅管理費用是24000元左右,工本費用要註冊公司的人自己掏。”兩年的時間裡,僅憑著代辦公司註冊,輕鬆賺得1000多萬元。

劉祖剛失業沒多久,便找到了新的工作,給客戶介紹辦公地址,黃德興是他的老闆。幾個月前,黃德興將公司的業務重點轉到了寫字樓的出租上。

“想來的、該來的都已經來了。現在要求企業實際經營,需要房子。”黃德興說。

除了在房產領域拓展業務,李光軍的代辦公司也在朝著為客戶提供全面服務的方向發展。“辦公的房子我們來找,人我們來招,財務和報稅我們都一併做了,一站式服務。客戶只要給我們提供下資料就行,或者在必須到場的情況下來一下。”李光軍介紹說。

記者在李光軍的帶領下來到一間辦公室,裡面整齊地擺放著多個保險箱。保險箱中寄存著客戶公司的財務報表和稅票等資料。“兩把鑰匙,客戶一把,我一把。放在這裡,代為報稅的時候方便。”李光軍說。

在另一間辦公室裡,六七個會計正忙活著。“在霍爾果斯,想找獨立的會計不太容易,大多數會計都身兼數職。”而據記者瞭解,一名會計身兼數職,在霍爾果斯已是常態。

租地址生意

“今年初,霍爾果斯著手清理‘一址多照’和‘空殼企業’扎堆兒的現象。”一位政府人士告訴記者。

黃德興是最早得知清理“一址多照”這一消息的人之一,隨即黃德興賣掉名下所有公司,買了一幢賓館,將賓館裝修成寫字樓,同時租了一幢寫字樓,彼時每平方米年租金價格為200元,直至漲到1300元。之後,多家代辦公司效仿,紛紛收納空置的商用房源。

位於蘭新路上的龍泰商務廣場,原計劃建設項目類型為酒店,據工作人員介紹,年初更改了項目性質,預計明年5月AB兩座寫字樓建設完成。明年同期建成的項目包括中亞之星、潤州國際、天盛國際等。

“如果政策不延續,那些在建的寫字樓將成為爛尾工程,霍爾果斯的發展會受到影響。”多位房產中介人士分析。

此前,霍爾果斯“允許將同一地址作為多家市場主體的住所”。在霍爾果斯,同一個民宅註冊地址,數十家乃至上千家企業“扎堆兒”已為常態。

記者此前通過啟信寶,輸入“卡拉蘇河歐陸經典小區1號樓1-110”進行檢索,共計有1185家企業出現在該地址上,其中影視公司超過了600家。

一位財務代辦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政府清理一址多照,不允許民宅註冊公司。記者向霍爾果斯招商局方面求證,對方表示,獲得民宅所在社區開具的相關證明才可在此註冊企業。“前提是,這證明能開得出來。”該負責人稱。

記者搜索霍爾果斯影視文化公司,發現大部分公司在5至7月多次變更註冊地址,變更的軌跡從民宅轉到商鋪或寫字樓。

以霍爾果斯喜天文化傳媒公司和霍爾果斯喜天影業公司為例,這兩家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周萌,由上海喜天影視文化股份公司控股,旗下擁有吳秀波、張歆藝、張天愛、林永健、王千源等30多位知名藝人。

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獲悉,這兩家公司在7、8月份分別進行了地址變更,遷至唐宮大酒店8層,佔據801至810室,共計10間房,每間面積大約40多平方米。記者實地走訪發現,每間辦公室擺放兩個桌子,共計10多名工作人員在辦公。

“公司的業務不在這裡,他們只是應付檢查,檢查的時候能把公司的情況說清楚就行,人都是我們給招的。”一名財稅管理公司人士介紹說。

代辦公司人士向記者提供的一份稅務核查標準顯示,月開票量在300萬元的公司,需要滿足實際場地在30平方米以上,實際辦公人員2人,社保繳納人員5人;月開票量在300萬至3000萬元以內,需要具備100平方米以上,實際辦公人員3人,社保繳納6人;3000萬至1億元的月開票量需要200平方米,實際辦公人員10人,社保繳納20人;而1億元左右的月開票量的公司需要具備30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實際辦公人員20人,社保繳納30人,同時財務人員要有獨立的辦公室、帶獨立防盜門。

據瞭解,企業自行發佈招聘啟事或通過代辦公司招聘員工,人員構成為“會計、出納、跑腿”,“跑腿”平均月工資在4000~5000元,同時繳納社保,工作任務是每天坐滿8個小時。

這份標準的施行,使這座人口只有6萬人的小城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快速上升,出現了“會計荒”的現象。“去年到現在,我們一個員工都沒招上。”一家二手房中介老闆向記者抱怨。

儘管霍爾果斯到處都在興建寫字樓,但現成的辦公樓仍難以滿足數萬家企業的集中需求。那些無法為客戶提供房源的代辦公司,往往很快走到終點。

李慧是這場供需矛盾轉變的見證者,“以前沒人租,現在租不到”。而今,她也只能建議顧客去找代辦公司。“房源已經被他們壟斷了。”

“去年,琪瑞大廈一間40多平方米的寫字樓10萬元無人問津,一址一照政策出來後,年租金最高漲到10萬元。房價和一年的租金價格持平,點燃了投機客的熱情。”一位房產中介人士告訴記者,“人家現在只租不賣了。”

記者瞭解到,有外地商人窺見清理“一址多照”帶來的商機,迅速趕至霍爾果斯直接包下兩層樓,擇機再轉包出去,從中賺取差價,部分財務代辦公司參與房源爭奪,用來租給自己的客戶。

變化也發生在商鋪中介身上,繼民宅被限制無法註冊公司後,從民宅釋放出的需求轉向商鋪及寫字樓。“為追求暴利,門面都不租給餐飲等其他行業,全部租給影視公司,租金水漲船高。”一飯館老闆向記者說道。

記者接著瞭解到,亞歐路上某90平方米商鋪租金一年5萬元。“7月30日之前,同樣面積我們至少出租13萬元,之後政府規定所有臨街商鋪不得註冊影視文化公司及財務公司。”“商鋪經營是自由化的,只要是合法經營,都應該是被允許的。”多位商鋪租賃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記者走訪瞭解,目前永和、蘇新、東方勁繡、祺瑞大廈、唐宮酒店、影視園區等可作為“非實體”公司註冊地址,而這其中幾處辦公地址在產權上並不符合“寫字樓”要求,作為影視公司過渡地址,待2019年多個寫字樓落成後進行遷移變更。

招商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政府為穩定房價,臨時騰挪建立影視園區,由京疆公司代為管理,目前一期已經入駐完畢。據記者瞭解,該人士所提及的影視小鎮共兩層,接納企業容量有限。

稅收政策“保質期”或將延長

6年前,黃德興來到霍爾果斯。“那時候基本都是平房,最高的建築還是地標霍爾果斯口岸,也不過三四層樓高。”黃德興說。

2011年,《國務院關於支持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1]33號)等文件落地,霍爾果斯正式確立了“五免五減”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企業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返還的政策。之後,霍爾果斯進入了飛速的發展階段。“一年一個樣兒。”黃德興說。

對於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內新辦的,屬於《新疆困難地區重點鼓勵發展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範圍內的企業,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企業所得稅5年免徵;5年免徵期滿後,再免徵企業5年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

據瞭解,現行的中央與地方所得稅收入分享比例為,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以一家符合優惠政策條件,年均盈利為1000萬元的企業為例,按普通企業所得稅率為25%計算,註冊在外地的企業10年要繳納企業所得稅2500萬元,倘其註冊在霍爾果斯,其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750萬元。

此外,企業的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符合一定條件後可獲得相應的獎勵。排隊上市能走快速通道,成功上市的企業還將獲得最高200萬元的獎勵。

據記者瞭解,目前企業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已經取消。今年初,霍爾果斯開始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當地相關部門提出企業必須實體落地,有固定面積的辦公場地和相應的辦公人員,除為員工繳納社保外,員工個人所得稅也應當在霍爾果斯繳納。

儘管只有10年的稅收優惠政策,但仍使霍爾果斯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的“稅收窪地”。按照現行的政策,2020年後在霍爾果斯新辦的企業,將不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記者從霍爾果斯一位權威政府人士處獲悉,目前霍爾果斯市政府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正努力申請,將可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入駐時間延長至2025年。倘若這一申請通過,則意味著,2010年至2025年間,屬目錄範圍的企業,入駐霍爾果斯將享受“五免五減”的稅收優惠政策。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