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最近,相信很多觀眾都迷上了一部場景年代還原精準、演員陣容超強、鏡頭語言講究的現實主義年代劇——《你遲到的許多年》。

而我瞄上它,是因為劇中情感表達的講究。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和其他影視作品相比,這部劇情感表達上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作為重點獻禮劇目,《你遲到的許多年》在京舉行了專家研討會,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盧蓉給出這樣中肯的評價:“直面複雜的情感層次、心理結構和人性的幽微之地,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的筆法。”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沒錯,感情的世界本就是曲徑通幽,複雜難測。而《許多年》中跨度長達幾十年的情感,對人性微幽,當然會有更最深刻的認識——感情豐富、真實,對層次的把控也讓人歎服。

《許多年》聚焦最後一屆鐵道兵在轉業後的人生抉擇,在快速開放發展的大時代下,劇中的每個人都是世事變遷中的小人物,但他們的人生選擇與情感糾葛,卻透視出真正的現實主義。

《許多年》中的現實主義情感,從典型的人物設定開始:

想要掙脫束縛,追求愛與自由,“幾乎所有人都愛,卻也幾乎所有人都在誤解”的莫莉;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想要和心愛的人平平淡淡相守一生,在愛與被愛中患得患失的趙益勤;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堅定信念追求理想,“責任使命大於愛”的沐建峰……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許多年》中不僅人物視角豐富,加上這些角色的心理錯位、價值衝突、情感需求偏差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都暗藏在其中。

這種感情戲戲碼,註定精彩。

沒錯,隨著劇情推進,《許多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粉絲,收視率一路暴漲,到最近播出劇集裡的直播關注度收視率均表現不俗。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雖然《許多年》中的感情故事吸引了很多粉絲,但對於很多不太熟悉劇情背景的觀眾來說,《許多年》中精彩的情感部分會疑惑:

巴基斯坦援建十年後歸國,沐建峰和曾經的心中至愛莫莉,重聚於補玉山居。難道第一次相聚,沐建峰不應該很激動嗎?是不是黃曉明的演技不行?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從更現實的角度,去考量他們之間的情感關係,你會發現,相比於“有力量的爆發”,黃曉明的“剋制表達”更值得欣賞。

對於“會承擔起犧牲戰友養家責任”的沐建峰來說,“責任和承擔”恐怕是比愛更重要的事,他會為了責任、為了報答,和趙益勤結婚。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結婚十年,這種責任會讓他更剋制自己的情感。

所以,在整個聚會過程中,他對莫莉的感情表達得很剋制——只能通過細節體會:

因為提前知道莫莉要來,他會時不時地扭頭——看向門口,所以他先於所有人看到莫莉;

只是一瞬間,歌聲變慢,表情變得柔和了;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下一秒,在所有戰友望向莫莉的時候,他迅速收回目光、屏住思念,固執地不往莫莉那裡看;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飯局上,這種思念,則化成了故意的目光閃躲;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還有在莫莉的注視下,配合趙益勤生硬地秀著恩愛;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如果飯局上的強裝陌生是明知不可為的心虛,那麼,飯局結束後,在衛生間門口的細微表情變化,則讓人感覺更加微妙;

臺詞雖然是瑣碎的家常,但內裡蘊含著再相見的欣喜和無法在一起的無奈;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而當聽到莫莉說自己“過得不好”,沐建峰瞬間流露出了驚訝、愧疚、心疼等多重情緒;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黃曉明的這種剋制表達,不僅讓我們看清了沐建峰的責任感,而且為後面劇情中,他和趙益勤的分歧預埋下了伏筆。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如果說,這段精彩戲份中,黃曉明讓我感受到了“剋制表達”的力量大於“爆發”;

那麼,在另外一段——“趙益勤掌摑莫莉”的精彩戲份裡,黃曉明又讓觀眾見識了什麼叫“觀眾視角”和“演員心理”的錯位:

莫莉家樓下,趙益勤在和莫莉對話的時候,突然動手打了莫莉,而沐建峰站在那裡,似乎沒有阻攔的意思,只是在趙益勤打過莫莉之後愣了一下,才抱住了發飆的趙益勤……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看到有評論說,“沐建峰在旁邊像個木頭”,其實不然,觀眾看到的趙益勤和莫莉之間的種種衝突,沐建峰並沒有看到,因為在沐建峰的視角里,趙益勤和莫莉的上一次見面還是在“續戰友情”。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後來,莫莉和趙益勤因為錯認打電話的對象,加深誤會;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以及,趙益勤在患得患失中打破醋罈子的種種臆想;

中傳教授評《許多年》:複雜的情感層次,真正的現實主義表達

兩人之間這些微妙的衝突,沐建峰並不知道。黃曉明拿捏到位的這種“觀眾視角和演員的心理錯位”,反而讓兩位女演員的這段戲份,更加出彩。

通過黃曉明的演繹,我們看到了沐建峰身上的情感層次:

有收,因為家庭選擇剋制愛情;

有放,因為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不願過多揣測……

正因為這種複雜而又真實的情感呈現,《許多年》也讓我們更加懂得人性的幽微之地。

出道20年之後,面對對角色拿捏愈發精準的黃曉明,你不得不嘆一聲,當年班主任崔老師那句話,真的說到了點上:曉明做演員,是塊木頭。

一塊可雕琢的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