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台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現代很多人對日本聲優的看法,那就是“吸粉”、“吸金”的行業,只要你聲線不錯,通過後天的努力,總能發光發熱,但多數人還是看這人有沒有天賦!相反,我國傳統的配音工作者,是以勤加練習為核心,通過聲帶變化,為適合每個不同的角色而努力!如果要對日本聲優與中國配音工作者做一個區別的話,兩句話可以概述!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1. 你可以從日本多部動漫中,根據某位聲優的特色而知道這些角色究竟是哪位聲優配音。

2. 你很難想象,這些作品中的少年與老人,都是一位中國配音工作者來完成的。

其實在小編看來,之所以會造成日本與中國對於配音的不同,是前者二次元文化濃厚,要求角色的配音必須能吸引人,角色聲音好聽也是讓觀眾買單的一部分理由,而後者更多的是注重對於作品的完成,讓配音對劇情、人物關係產生更加豐滿的效果,注重的是角色情緒與環境表達!所以前後兩者的定位是不同的!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這也是為什麼,當中國的二次元文化開始發展起來時,我們發現沒有太多適合二次元領域的聲優,認為現在的國內配音工作中,都沒有“個性”,也就是個人的聲音“品牌”!以至於部分國產動漫,紛紛跨國去日本,尋求豪華的聲優陣容來助陣,即是一種營銷手段,也確實能為自家作品添色不少。

而到現在,我們也發掘出很多適合二次元領域的國內優秀配音人員,如小連殺、劉明月、楊天翔、阿杰等一票神仙陣容,還有各類民間的二次元唱將大神,各個拎出來都不輸於現在的二次元聲優,這些變化當然令人欣喜,說自豪也不為過!可,下一步,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答案不用我們自己給出,現實已經為我們解答!那就是走日本聲優的路線,從幕後走到臺前,樹立聲優個人形象與品牌,既是為自家作品拉更多流量,也是為了更加緊密的去綁定粉絲,讓你從喜歡一部作品,到永遠喜歡他的一系列作品,達到“吸粉”、“吸金”的作用,難道不是嗎?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比如今年10月份某大平臺,將把國內知名的聲優人員,全部亮相出來,以二次元的音樂盛會為賣點,進行線上與線下的粉絲互動!不用小編多說,雖還未舉行,但線上的留言已經讓我知道,這肯定會是很成功的一次商業活動!

但,這一步,走的是對是錯呢?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目光不妨轉移到聲優成熟的日本,在近些年,有很多日本粉絲在聲優的見面會上進行舉牌遊行、圍堵現場,理由是“聲優都快當成娛樂明星了,還能好好工作嗎?實在讓人擔憂”!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在日本,聲優的人氣是在作品中因為努力而聚集起來的,而不是通過一次次粉絲互動。因此很多日本人害怕聲優忘記初心,開始對名與利產生追求,忘記自己成功的根本,失去未來本該有的更多好作品,因此,才會有日本粉絲前去圍堵。

當然了,目前我們肯定還不會遇到上面的問題,畢竟發展還未到那一步。同時,聲優的哪些行為算忘記初心,哪些行為算砥礪前行?是因為參加了一次的粉絲見面會,還是兩次?或是開始頻繁去綜藝節目當嘉賓?其中的界限模糊不清,難以分辨。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所以,有以下幾個問題,是難以評判的。

1. 聲優從幕後走到前臺,是好是壞?名與利的誘惑可不小。

2. 中國傳統配音人員與二次元聲優是否能畫上等號?

3. 配音工作人員走上偶像化道路,對不對?

國內聲優學日本商業化轉型?從幕後走向臺前做偶像 是好還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