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者」火速併網 我國光伏發電格局釀變

2017年新裝機容量約一半已是光伏發電,若再加上其他可再生清潔能源發電增量,一旦達到平價上網,或將逐步替代存量煤炭發電機組。但能源“逆替代”不容小覷。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除了要有前瞻性政策的引領,還要思考整個光伏產業在成本、規模、技術上如何不斷創新改進,如何使成本不斷下降、轉換效率不斷上升,如何用更經濟的成本、更小的代價實現能源變革。我們認為技術的創新和領跑是推動平價上網早日到來的主要路徑。”在10月20日舉辦的2018首屆中國光伏產業領跑論壇期間,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將光伏產業置於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光伏企業的競爭已由價格與規模的競爭上升到了核心技術競爭的層面。在這個過程中,“領跑者”計劃的作用不言而喻,通過技術指標和價格競爭倒逼企業不斷探索找到最高效的技術和最優的價格。

國家能源局此前曾透露,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適時啟動第四期光伏領跑者項目,按照領跑者項目一年啟動一期的慣例推測,2018年的領跑者項目離批覆越來越近。除了推動先進技術的小批量產業化,光伏領跑者項目技術和成本優勢如何應用到普通電站是示範的意義之一,在這中間,可能隔著非技術成本的鴻溝。

國土資源複合利用樣本

第三批領跑者項目優選出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根據計劃,第三批13個領跑基地共計6.5GW的項目將於2018年底和2019年上半年之前全部建成併網發電。

9月30日,泗洪光伏領跑基地220千伏送出工程第一階段併入電網運行,成為第三批10個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建設中領跑者的“領跑者”。今年3月,通過評優,分別由晶科、通威、中廣核、林祥、國家電投5家企業中標,項目採用漁光互補立體經營模式。

從電價來看,該基地五個項目電價範圍從0.49元/千瓦時到0.53元/千瓦時,遠低於當地0.74元/千瓦時的標杆電價。

劉漢元預計,隨著明年、後年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以及非技術成本的優化,有可能就低於江蘇煤炭發電上網價格。

除了在價格和技術上領跑,泗洪光伏領跑者基地的光伏+應用也為地面光伏項目提供了樣本。實際上,在光伏電站的應用模式創新上,第二批光伏領跑者基地中有三個基地在建設形式上做了明確要求,要求建設漂浮式水面光伏電站、農光互補、漁光互補項目。在第二批、第三批“領跑者”中水面光伏電站項目規模均達到1.5GW。

劉漢元指出,我國國土中還有很多未利用地,荒灘、水塘如何實現國土面積的複用,如何在複用的空間當中實現清潔能源的同時生產,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現實意義。

“根據我們的測算,江蘇1100萬畝水面,如果有50%實現了漁光一體的清潔能源生產,可以形成相當於江蘇現在電力總量的60%的清潔能源生產和供應。全國已經在用的水產養殖池塘面積超過4500萬畝,如果有一半用於漁光一體建設,將會形成七億千瓦到十億千瓦的裝機。”劉漢元說。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也在論壇發言中指出,應用模式的創新也是創新驅動的一個方面,不僅是漁光互補,包括華為等跨界進入光伏領域,將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引入能源管理,以及智能電網和物聯網等在光伏等能源領域的應用都對推動能源革命有重要作用。

挖掘降價空間

從“十三五”發展規劃來看,光伏發電在用電側平價上網的時間預期為2020年。業界也對平價上網時間有自己的預測。

劉漢元認為,從發電成本來看,過去十年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已經下降了90%,現有條件下建成的電站,我國東部地區每度電成本大約0.4-0.5元、西部地區0.3-0.4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規模效應的提升,三五年內成本還會下降30%以上,成為發電成本最低的能源生產方式。

系統成本的下降有賴於全產業鏈成本下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指出,過去10年間光伏組件價格下降94%,現階段組件不含稅成本已下降至1.8元/w以下;供需關係影響硅片、硅料價格走低,多晶硅片售價已接近現金成本(約2.4元/片);組件每瓦成本的降幅空間逐漸縮小。

但應該注意的不僅是成本下降,在成本相同情況下,只有發電量大幅度提升,才能在全國實現平價上網。

所以,2017年第3批領跑者基地比前兩批領跑者基地多加了一個條件,對於領跑者光伏組件的准入門檻提高至“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不低於17%和17.8%,多晶組件一年內衰減率不高於2.5%,後續年內衰減不高於0.7%;單晶組件一年內衰減率不高於3%,後續年內衰減不高於0.7%”。

但是,王勃華也強調,中國光伏組件轉換效率不斷突破,光伏產業化在國際上具備領先地位等高度評價實際上存在很多“定語”,不能只看到好的方面。

另外,非技術成本也是光伏行業關注比較多的問題。實際上,領跑者項目之所以能夠實現低價中標,與背後地方政府、電網在土地、接入等方面的支持不無關係。資金成本、土地成本、稅費成本、電網接入成本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如果能夠在政策上進一步明確,減少和降低這些收費,有利於平價上網儘早到來。”劉漢元說,在能源轉型背景下,平價上網也離不開政策支持。

但突如其來的“5·31新政”短期內給行業帶來打擊,王勃華在會上分享的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裝機34.5GW,同比降低20%。其中,集中式光伏裝機17.4GW,同比大幅下滑了37%。

“5·31新政”被喻為“行業斷奶”,實則是利益關係的重構,是能源革命中的一個節點,政策如何跟進非常重要。

劉漢元在採訪中指出,在變革轉型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增量可再生能源替代問題。事實上2017年全國發電新裝機容量中大約已經有50%是光伏發電,未來再加上風力發電、生物質能源、水電等,基本上可以實現可再生清潔能源為主的發電增量。兩三年能夠平價上網後,逐步實現存量煤炭發電老化機組、落後機組的替代。

不過,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論壇發言中指出,光伏發電和傳統化石能源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需要警惕能源逆替代的風險。根據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將在2018年削減無效煤炭產能1.5億噸,但2018年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穩中有升,同比增長3.1%左右,發電用煤大幅增長,成為煤炭消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石定寰表示,能源革命比變革更加激烈,利益重新分配,動盪更大。但是目前業界對能源革命的目標缺乏統一共識,在未來,需要對革命的艱鉅性、長期性、複雜性要有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