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陶瓷集市里來了一羣文化使者

2018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10月18日開幕,來自中國、英國、俄羅斯、荷蘭、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500家陶瓷企業參展,3000多名客商參會。

景德鎮瓷博會由商務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將從10月18日持續至22日,共設標準展位1900個,分為國際品牌展區、國內各產瓷區品牌日用陶瓷展區、陶瓷藝術品、陶瓷體驗、非遺展區等。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新華社記者高皓亮、吳鍾昊、田耘

春、秋季到瓷都景德鎮陶溪川趕“春秋大集”,這兩年已成為國內外陶瓷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的一大盛事。

每到開集,陶溪川文創街區的街道上就會擺滿售賣陶藝作品的攤位。這一次秋集開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陶瓷藝術家擺出600多個攤位。許多“淘寶者”躋身其中,精心挑選瓷器。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法語、英語、日語、韓語……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夾雜著不同國家的語言。不過,不會外語也不用擔心無法交流,每個攤位前都有一位高校學生翻譯志願者。

他們中有的是外語專業的“正規軍”。比如20歲的周佳鵬是景德鎮陶瓷大學英語專業大二的學生,他為比利時的陶瓷藝術家呂多做翻譯。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有的學生並非外語專業,也熱忱做翻譯志願者。陶瓷繪畫專業的陳怡因曾到韓國一所高校交換學習,這次專程來“春秋大集”,在韓國高校師生的展位前幫忙。有顧客對一隻瓷器高腳杯產生了興趣,向陳怡因打聽它的用途。

“趙,金色在中國文化裡有什麼含義?”荷蘭藝術家揚好奇地問老朋友——中國學生趙文佳。去年景德鎮舉辦第一次“春秋大集”時,趙文佳就給揚和他的夫人及大學老師埃倫做翻譯,因此結下了深厚的跨國友誼。現在,三位荷蘭藝術家只要到景德鎮,就會第一時間聯繫她。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無處不在的移動支付讓這些外國藝術家有點跟不上節奏,他們發現來逛集市的顧客很少帶現金,都習慣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我們還沒有學會怎麼使用這些支付方式,只好請趙幫我們收錢。我們是朋友,我們相信她!”埃倫邊說邊比劃,表達著他們和趙文佳的深厚友誼。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在他們看來,作為陶藝家一生一定要來一次景德鎮。”不僅僅是幫忙介紹作品,一旦有媒體前來採訪,這些熱心的翻譯志願者又充當起“新聞發言人”,幫助外國藝術家表達對景德鎮瓷器的熱愛和嚮往。

來的次數多了,一些藝術家也能應付自如。

子彈、戰士、鐵絲網……看見一位顧客拿著自己的反戰題材瓷瓶看了又看,面露疑色,澳大利亞藝術家邁克爾主動打招呼:“你好!”然後迅速指了指攤位一角插了幾朵花的樣品,示意這其實是一隻花瓶。看見顧客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得意地向記者聳了聳肩。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不論是哪國人,說何種語言,微笑是開啟交流的最好方式。在這個以陶瓷為媒介、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集市上,記者看到,只要面帶微笑,用心聆聽,就能夠相互理解,傳達善意。

特寫:陶瓷集市裡來了一群文化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