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娛樂圈的真面紗

10月16日,是中國原子彈問世54週年的紀念日。這一天,新浪微博因為超載的訪問量,無奈宣告癱瘓。原因很簡單:圍觀一對明星結婚扯證(又一個強強聯合)....

微博最近一次崩潰,是L姓男星與G女星公佈戀情、再之前是某男星去世、更早是某男星離婚事件。四次崩潰,統統都是因為娛樂圈的各種雞毛蒜皮,而每一次,卻都能掀起中國社會輿論的大討論,其風頭之勁,足以蓋過一切國家大事!

一面是娛樂至死的“追”,一面是痛心疾首的“貶”。

我們且不論兩方孰是孰非,中國社會因“明星”而起的裂隙,確實已經擺在了那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隔壁老張開修理廠賺取了千萬身家,同村務農的其他同伴刨除了個別心生嫉妒而不滿的人以外,大多數人只會覺得老張靠自己本事發家致富很有本事,而對於他所獲得的千萬收益,也並沒有多少人會生出什麼異議。

這種“本事大,該他賺”心態和認知,其實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對於“階級公平”最樸素的默認遵行。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會發現,“賺的多”的人,並不總是能夠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們賺取金錢的多少和社會對他們的厭惡,竟然呈現出了一種同步增長的關係!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有人籠統的將其歸結為“仇富”。

但是真的是“仇富”嗎?

以最近剛被查處的某女星為例:

2018年10月3日,已經銷聲匿跡122天的某女星,突然發出微博“道歉信”,表示在國家稅務局證據確鑿、逃無可逃、洗無可洗的絕境下,對於自己已經被查處的偷稅漏稅8.8個億,發自內心的悔恨和愧疚...

不知道這則聲明讓多少在輿論下苦苦堅持的“鐵桿粉絲”最終“粉轉黑”,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此刻被全民怒斥的“X八億”,之所以成了過街老鼠,還真的不是因為所謂的“仇富”。

道理很簡單,比她有錢的馬雲咱們沒罵、比爾.蓋茨咱們也沒罵、甚至就連剛剛犯事的京東大佬,也是點名道姓罵的美國犯下的那檔子事....

那為啥唯獨只罵她?

很簡單,因為她“德不配位”、“財不配人”、她今天的一切所得,不僅是因為其幕後骯髒的財色交易令人不齒,更是因為她所扮演的“社會角色”,根本就不配得到如此鉅額的物質財富!

顯然,相較勤懇於商業以及生產環節的各類社會角色所獲得的報酬,諸如此類人的存在,早已違背了“階級公平”的原則...

拍電視劇,到場4天,武打要替身、背影要替身、後期效果全靠“摳”,8000萬輕鬆到手!

辦演唱會,五星級大酒店,專車開道、打助理罵粉絲、登臺假唱“還我戒指”,放幾個小時錄音幾百萬零花又到手!

不過,最魔幻的還是一張微博付費自拍照,睡一覺起來就淨賺480萬!

當然,如果說他們只是“人傻錢多”自己關上門來亂搞的話,我們也無話可說。然而事實卻是,這群“金融小偷”間的遊戲,已經實實在在的對包括你我在內大多數人追求高質量精神文化生活的訴求,造成了騷擾:

電視劇循環播放、網絡隨時刷屏、笑了、哭了、撩妹、眼罩.....

但是,就是這樣一群“垃圾”,僅僅是個別偷稅漏稅的8個億,就抵過了中科院的數百位院士93年的工資、足夠月薪5000的工薪族,打工一萬三千三百年!

試問,以明星為代表的“新興階層”如此強勢的崛起,意味著什麼?難道僅僅只是浮於表面的敗壞社會風氣嗎?

確實,中國今日的影視市場之所以能夠存在,少不了一眾明星、導演。但是需要注意: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影視文化市場需求,成就了明星,而並非明星締造瞭如今的中國影視文化市場!

道理很簡單,我們之所以能夠吃飽肚子,與所謂的明星並沒有半點關係,反倒是他們能夠有飯吃,還是全靠我們吃飽喝足之後增長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

因此,對於影視文化市場的不斷繁榮乃至進步,我們可以將其視為是我國社會進步的一種“紅利”,從本質上講,這份“紅利”並非屬於某幾個人所有,他應該屬於參與了中國經濟建設的全體國人!

所以,作為影視文化市場僱傭者的明星群體,輸出優質的內容是他們的“本份”,至於輸出劣質內容甚至刻意壓制中國影視市場的發展,不僅是“失職”,更可以被視為“文化渣滓”。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要問了,什麼叫“文化渣滓”?

2017年,截止到《戰狼2》上映之前的6月30日,中國電影市場一共上映239部電影,其中進口96部,票房產出約167.17億,平均每部電影的票房約為1.74億;國產片143部,票房產出約104.56億,平均每部電影的票房約為0.73億。

事實很殘酷:在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無論是院線影視市場還是相關的文化衍生行業,在與國外影視文化產品較量的過程中,基本一直都處於這種被動挨打的地位,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大半的發展“紅利”就這樣被國外影視文化產品直接掠奪!

造成市場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影視文化產品質量低劣!

而質量低劣的罪魁禍首又是誰?一幫拿高價不幹事的垃圾明星!

是的,只能將他們定義為資本包裝出來的“明星”,他們依靠賣笑而生,在龐大利益集團結成下,對於他們而言,經濟利益大於演員的榮譽修養,為了私利“劣幣驅逐良幣”壓迫敬業演員的上升,而由此導致的不僅是百姓精神文化消費需求長期處於低質階段,客觀上更是阻礙了中國文化戰線的形成!

看看咱們國內的所謂“文化戰士”呢?

一眾垃圾演員本末倒置不思演技,只顧撈錢炒作暫且不提,就說說某些主導產品內容的導演們,又都幹了啥?

某電影,極力渲染內戰殘酷之後還不忘來一出老兵被侮,組織不公的戲碼,雖然最終為了過審好歹給犧牲戰士評了個烈士,但是如此曲折悲情的故事情節背後,又到底想告訴我們熱血參軍的年輕人什麼道理?

同樣還是這位“名導”,一出披著自衛反擊皮囊,透過血腥的鏡頭,卻分明上演著“無權無勢,就該上戰場去死”、“有權有錢,就能發家致富”的陰暗戲碼....

誠然,這些陰暗的情節在現實社會中確實能夠找到對應事實,但是縱觀該導演,乃至更多所謂在國際大獎上斬獲頗豐“名導”們,動輒便將個別遭遇、極端案例,或直白或隱晦的上升到體制批判高度,戎評不能接受!

扯什麼藝術形象飽滿,也不要給我說什麼現實反思,好萊塢夠牛,裡面的“消極黑暗”,就沒有一個不是“個人原因”,即使近幾年開始流行的“滅絕陰謀論”,也從來沒有踏上過批判資本主義體制的高度,顯然,他們存在一條不可逾越,且不想逾越的紅線。

但是很不幸,在同樣的紅線面前,咱們本該抵在文化抗擊第一線的“文化戰士”們卻倒戈了,他們不僅利用個人影響力日復一日的汙篾紅線,在實際行動中,更是變著法的玩“貓捉老鼠”,侵蝕突破紅線!

去年11月,國家教育現狀專項摸底排查數據顯示:

接受調查的青少年中,兩成以上的人每天會有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用於刷短視頻,超過四成青少年每天都會打開短視頻進行觀看。

當然,更令人心驚的還是在“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調查中,網紅和主播成為了第一選擇,佔據了總量的54%!

顯然,作為只差資本包裝,距離明星僅一步之遙的網紅受到熱捧,我們與其說是新時期的新選擇,更不如說是一道幾十年所佈下的圈套,正在收網...

1993年,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提出了著名的《文明衝突論》。

在塞繆爾看來,當蘇聯解體,東歐文明圈衰落之後,西方的大國主導地位非但不會鞏固,反倒會走向時代終結,而歷史終將回歸東亞主導:矛頭直指當年正在崛起的中國!

戎評不知道美國政府乃至整個西方文明圈對於塞繆爾的言論,到底達成了什麼樣的共識,我只知道從1994年開始,美國的“文化喉舌”好萊塢,發生了從歌頌個人英雄主義,向歌頌國家集體英雄主義的深刻轉變,而堪稱西方社會價值風向標的“奧斯卡”,更是將《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拯救大兵瑞恩》等多部讚譽美國的精神、肯定美國政治體制的影片,搬上了大獎舞臺。

當然,就在美國成為了“完美”的代名詞後,1995年美國總統克林頓、法國總統希拉剋以及英國首相約翰·梅傑等500餘西方經濟界、政治界精英人物,齊聚舊金山,商討西方主導下的新世界國際戰略格局。

就是在這場會議中,美國國際地緣戰略學家布熱津斯基,提出了旨在將賭博、毒品、色情、娛樂偶像等任意一種低成本卻又順應人性的低俗文化,用於國際戰略鬥爭的“奶頭樂”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當年,中國演員鞏俐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而中國也正式從“英雄社會”,開始向“娛樂社會”過渡...這可以被看做是美國文化戰矛頭瞄向東方的起點,而在西方勢力的文化引導及資本培植下,一個完全有悖於中國精神文化宣傳,旨在“和平演變”中國演藝界,以求割裂中國社會傳承的新興演藝群體誕生了。

他們叫“明星”,他們與之前展現社會生活,演繹藝術高度,輔導人民精神文化及價值觀向好發展的“演員”,存在本質區別!

戎評不知道隨著老一代藝術家的逐漸退出,隨著一個又一個西方“奶頭樂戰略”下所培植的所謂“明星”也開始登堂入室的成為演藝標準,對於中國未來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