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億投進去,宜昌變了個樣!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如果說,

三峽工程是一座歷史豐碑,

三峽移民就是托起這座豐碑的基石。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三峽移民。(圖片來源秭歸縣移民局)

對口支援是黨中央、國務院

破解百萬移民難題的重要舉措。

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要求,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在經濟合作、技術合作、社會發展等方面為三峽移民搬遷安置、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截至2017年底,對口支援引入資金總額1088億元,無償援助資金18億元,共組織培訓各類人才3.1萬人次。

對口支援給三峽庫區移民

帶來了哪些變化?

一起來看!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基礎設施更完善

26年來,全國各對口支援省市共援助資金18億元支持庫區社會事業發展。

其中,上海市援助近5億元,江蘇援助1.36億元,大連援助1.26億元,湖南援助1.07億元,武漢援助9800萬元,青島援助5911萬元,黑龍江援助1748.44萬元。

三峽庫區醫院、福利院、廣播電視臺、圖書館、科技中心、市民廣場、培訓中心等一大批社會公益項目相繼建成。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青島援建的太平溪鎮衛生院。

各對口支援省市不斷加大對庫區教育、衛生、文化、生產生活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上的配套力度,有力促進了庫區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不斷加大移民小區綜合幫扶力度,制定了長期分步實施援助計劃,援助項目資金到位及時,實施建設順利,成效明顯。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武漢市援建的湖北秭歸經濟開發區小學。

各對口支援省市在幫助三峽庫區基礎設施方面給予了全力支持,庫區城鎮道路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在庫區有特色、有代表、有實效的重大基礎設施中,全國對口支援發揮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武漢市援建的香溪長江公路大橋。鄭家裕 攝

武漢市援建的秭歸縣重大交通項目——香溪長江公路大橋進展順利;湖南省、大連市支持建設的興山縣新縣城,被住建部評為最宜居城市……這些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推動了庫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了移民生產生活條件。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湖南省援建的興山新縣城主幹道湖南路。

產業結構更優化

對口支援省市高度重視增強庫區的造血功能,組織協調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到三峽庫區投資興業,並從政策上給予引導,如上海市對到三峽庫區落戶的企業給予固定投資20%的補貼。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大連市與興山縣開展連興共建旅遊推廣項目。

我市三峽庫區各地通過建設標準工業園區、提供優質服務等方式承接落戶企業,打造了一批經濟合作、互惠雙贏的典範,娃哈哈集團、均瑤集團、雙彙集團、AB集團、百麗集團、戈碧迦光電、粵海紡織、愛登堡電梯等70多家名優企業先後紮根庫區,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江蘇省援建秭歸縣的江蘇工業園。

與此同時,對口支援省市扶持了一批移民直接受益的茶葉基地、水果基地、養殖基地,為移民創造了就業崗位,增產增收。各對口支援省市還利用自身優勢幫助拓展市場,拓寬銷售渠道,為三峽庫區名優產品走出庫區、走向全國創造了條件。

移民幸福獲得感提升

各對口支援省市高度重視城鎮移民小區幫扶工作,在小區設施建設、移民教育培訓、社區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極大改善移民小區人居環境、公共服務能力和移民創業就業能力。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移民家門口就業。(圖片來源秭歸縣移民局)

上海市幫扶的夷陵區小溪塔街道營盤移民安置小區,江蘇省幫扶的秭歸縣茅坪鎮九里移民安置小區,湖南省和大連市幫扶的興山縣昭君別院與峽口鎮移民安置小區,開展了移民小區綜合幫扶示範點建設。通過採取資金傾斜、捆綁使用、注重民生、惠及移民等主要措施,確保每年對口支援無償援助資金的50%用於移民小區綜合幫扶建設上。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改造後的昭君別院遠景。(圖片來源興山縣宣傳部)

這些示範點小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面貌煥然一新,為庫區移民小區的建設與管理發揮了可複製、能推廣、供借鑑的示範帶動效應。同時,湖北省確定的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等4個農村移民安穩致富示範點,也起到真正示範作用,庫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到得提升。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24日親臨許家衝村視察,對對口支援移民安穩致富工作給予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夷陵區太平溪鎮許家衝村。記者龍怡洲 攝

在對口支援中,結對的上海市、江蘇省、大連市、青島市等以及廣州市、深圳市、寧波市,積極為三峽庫區開展人才培訓和技術交流,培訓各類人才3.1萬人次,勞務輸出1.8萬人次。通過交流和培訓,庫區幹部群眾學習借鑑了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提高了創業就業本領,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為改變庫區落後面貌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撐。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黑龍江為夷陵區舉辦現代特色農業培訓班。

對口支援,情暖峽江!

祝福移民生活幸福安康!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記者 | 梅雲雄

通訊員 | 夏家剛 王海軍

1088亿投进去,宜昌变了个样!

長按二維碼關注

無私援助,飽含深情!

支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