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看好,生產線被停,未來這款戰機卻依然是我國空軍中堅力量!

隨著我國國防軍事力量的增強,我國的各種軍事裝備也不斷更新換代,現在要聊起我國擁有哪些戰機的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就是殲15、殲20、轟20還有剛剛實現水上首飛成功的AG600等戰機。不國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些我國目前最新最先進的戰機,而是現在被很多人都不看好的殲11-B。

不被看好,生產線被停,未來這款戰機卻依然是我國空軍中堅力量!

殲-11B是我國第一種完全自主生產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型戰鬥機。它的出現像殲10一樣一度引起了國內軍迷的狂熱。很多人預言殲11B和殲10會將西方與俄羅斯擠出第三世界戰鬥機市場,成為我們中國的新一代拳頭產品,也有很多人預言有了殲11B,我們中國不再需要蘇-33和蘇-35BM。可是,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不過在很多演習和日常執勤巡邏飛行任務中,殲-11B都是“主角”,將他稱作是是中國空軍的中流砥柱也不為過,正因為如此,殲-11B雖然在近年來眾多湧現出來的空軍“新秀”面前已經是老面孔,但在建軍閱兵中仍然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這也表明空軍對於主力機型的重視。

不被看好,生產線被停,未來這款戰機卻依然是我國空軍中堅力量!

除了作為中國第一種國產重型雙發三代機,實現了航空工業技術的飛躍和突破外,殲-11B對於中國航空工業的另一大貢獻,就是飛出了“太行”發動機。“太行”WS-10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首型第三代軍用小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其歷史地位和技術先進性毋庸置疑,但作為一款新發,身上毛病肯定少不了,要想從一款初步研製成功的發動機變成“真正成功”的實用機型,就一個字——“用”。

殲-11B在初期確實被這款發動機拖累,“太行”暴露出了許許多多的設計、質量問題和缺陷。但經過多年的使用和改進,特別是WS-10B重大改型的推出,殲-11B伴隨著“太行”共同成長、成熟,大膽去飛、大膽去用,終於成就了“太行”。目前,該型發動機已非常成熟,在殲-11B上使用“漸入佳境”,受到空軍用戶的肯定,各項關鍵性能指標和可靠性、可用性全面超過了俄製AL-31F。

不被看好,生產線被停,未來這款戰機卻依然是我國空軍中堅力量!

外媒猜測,殲-11B從開始批生產到現在,已有大批同型戰機服役多年,在蘇-27SK和殲-11A陸續退役之後,是目前空軍裝備數量最大的重型三代機型號。與殲-10A相比,殲-11B作為重型機,航程明顯更遠,雙發設計更為可靠,更適合執行遠程巡邏和大範圍、大航程轉場飛行等任務,它與空軍、海軍的蘇-30MKK,擔負起大部分防空識別區和遠海領空的日常戰備和巡邏任務,經常對貼近我領空偵察窺探的美軍巡邏機進行伴隨和驅離。

雖然現在很多人不看好殲-11B,但目前,殲-11B戰鬥機還在繼續生產,繼續改進和升級,幾乎每一批次出廠產品,相比前一批次都有一定的改進和升級;而老批次產品也會定時返廠進行升級。與當年剛剛裝備相比,殲-11B已有非常大的進步。

不被看好,生產線被停,未來這款戰機卻依然是我國空軍中堅力量!

與此同時,未來殲-11B不會停下改進升級的腳步,很有可能會換裝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也將全面升級,目前主要攜載PL-8和PL-12第三代空空導彈,也將升級為攜帶PL-10和PL-15第四代空空導彈,與殲-16相當,在技術上達到四代半戰鬥機的水準。

由於此前空軍裝備的蘇-27SK和殲-11A飛機即將全面到壽並退出現役,殲-11B至少在未來十年裡,將會是空軍裝備量最大的殲擊機機型,仍將擔負至關重要的任務和職責。

不被看好,生產線被停,未來這款戰機卻依然是我國空軍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